100 自主可控,国产CPU的里程碑来了,INTEL怕不怕?

2023-11-15 21:25:55 字數 1635 閱讀 6559

众所周知,在cpu领域,x86架构称王,拿下了90%的份额。特别是在桌面pc领域,那x86更是没有对手,除了苹果自己的mac系列之外,其它的电脑,基本上都是 x86架构的芯片。

考虑到外部形势的紧张,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而言,肯定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一直以来,国内就在努力的发展自己的cpu,以期摆脱对x86芯片的依赖。

在摆脱对x86依赖的过程中,国内的芯片企业,选择了众多的路线,有的选择用x86来打败xx86,获取x86的授权来生产芯片,比如兆芯等。

有的选择用arm架构来挑战x86,比如华为鲲鹏、飞腾。也有前期用国外其它架构,后来走向自研的路,比如龙芯、申威。

不能说这三种路线就一定谁好谁坏,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大家从不同的路来尝试,以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方法肯定是对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6大cpu中,龙芯的表现,应该是可圈可点了。

一方面是龙芯早期使用了mips架构,但后期拓展了loongisa指令集,最后更是自研了loongarch指令集,彻底和mips说拜拜了,从指令集层面实现了自主可控,再也不怕卡脖子。

另外一方面,则是龙芯性能增长太快了,已经都快要追上intel了。

网上最火的龙芯3a6000,其综合性能,达到了i3-10100f的水平,也就是10代酷睿,4核的水准。

当然,与intel顶级芯片相比,还差的远,毕竟i3可以说是10代酷睿中最渣渣的存在,上面还有i5、i7、i9,且目前酷睿已经发展到13代了,但至少这也已经是一大进步了,落后这么久的国产cpu,能够追上10代酷睿i3,难道不值得大吹特吹么?

所以当龙芯表态,3a6000即将发布时,全网沸腾,因为这确实是国产cpu的里程碑式的产品了,3a6000在很多领域,足够对intel\amd进行替代。

当然,说了3a6000的牛b之处,就要说一说它的不足之处了。我们知道其实目前真正决定cpu市场化的关键,是在于生态。

x86芯片之所以这么强,在于与windows绑定,形成了wintel生态。arm芯片在与安卓绑定,形成了a-a生态,牢不可破。

龙芯目前能够依仗的生态是linux,linux这玩意嘛,不能说它不行,但在消费端与windows去pk,确实差了一点。

所以龙芯100%自主可控了,性能追上10代酷睿i3了,只能说已经有了替代的可能性,至于能不能顺利替代,让我们摆脱对x86的依赖,那话说的还有点早。

最终,还得看生态能不能跟上来,如果不行,那估计是不可能彻底替代的,只能在一些对生态依赖没那么大的领域进行替代,不过,路终归得一步一步往前走,龙芯没有退路,我们也没有退步,必须得这么干。

六大国产CPU,自主可控性能差异凸显

六大国产cpu,自主可控性能差异凸显。虽然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在世界个人计算机上占有绝对优势,占有 左右的市场,而英特尔和amd公司生产的cpu在国产计算机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不过,在中国,还有个本土cpu 华为的鲲鹏,飞腾,海光,兆芯,龙芯,申威等。其中,使用arm平台的有两个,一个是华为的鲲鹏...

自主架构国产服务器CPU现已验证成功,龙芯3D5000性能大幅提升

自主架构国产服务器cpu现已验证成功,龙芯d性能大幅提升。目前,国内的伺服器cpu研发已有长足进步,而由于没能拿到美国因特尔公司及amd公司的伺服器cpu等高档产品,而将其加入美国企业名单。这引起了人们对国内的伺服器cpu的未来的担心。不过,值得欣慰的是,d已通过了拥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首个样品验证...

中国的盐,主要产自哪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盐生产国之一,拥有悠久的盐业历史。中国的盐产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内陆盐湖以及一些盐碱地区。这些地方不仅拥有丰富的盐资源,而且在盐业的发展历史上都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盐的历史 盐在中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商代时期,盐就被用于食品的腌制。在 尚书 中有 百谷既播,独不见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