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2023-07-25 12:57:34 字數 1193 閱讀 2764

1,微信發資訊給自己,以防遺忘。

人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如果僅僅靠腦袋記憶,一兩件事情還好,記得住,事情變多了就容易忘,容易變亂。

怎麼辦呢?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不知道**學到了乙個方法,特別實用,分享給大家。

每個人每天都會用到微信,微信是開啟率最高的軟體。微信可以發資訊給自己,然後置頂自己,把你當天需要做的事情發在微信上,可以避免忘記。

舉個例子,你想在網上買一本書,但是猶豫很久,可以先把買書這個提醒,發到微信上,然後有時間的時候,瀏覽一下微信的記錄,看哪些事情可以做的,找個時間做了就行了。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避免遺忘,說過的話聊過的天,如果不記下來,兩天後就會忘記,有了這個方法,我發覺我的日常不會太亂。

2,每日記錄時間開銷的好處。

我以前都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過一天是一天,也看過一些時間管理的書籍,也實踐過,大部分堅持不下來。

最近重讀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才了解到了每天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的好處?

怎麼記錄時間開銷?

比如,2023年7月3日,1,閱讀《把時間當作朋友》第六章,20分鐘。

2,跑步30分鐘。

就是把你當天幹了什麼,用了多長時間,記錄起來。

這樣的好處是每天記錄這麼多事,容易有成就感,每天都有在進步。

還有乙個優點是當你忘記記錄的時候,你會覺得不好意思,不會那麼輕易原諒自己。

記錄時間開銷也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原理,如果你天天記錄,日後可以重新閱讀以前的記錄。如果不記錄,時間一天天地走,以前做過什麼都會忘了。

3,讀書為什麼要記筆記?

讀書為什麼要記筆記?李笑來的父親是個記憶力超群的人,他與人交談很喜歡引經據典,很多人都很佩服他。李笑來問他父親怎麼做到的?他父親給了一本筆記本給他看,裡面記滿了各種各樣的典故,典故下面還有日期,他在什麼時候用了這個典故他會記錄下來。典故還有一些解釋,講的是這些典故可以用到哪些地方。

從這個例子看出,記筆記是必須的,人腦是有限的,記不住那麼多東西,記在本子裡還可以複習。孔子說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乙個知識點要複習5次以上才能印象深刻,才能在下次寫作的時候用上。

也有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讀一本書總要記錄點什麼才行,不然很快就還給作者了。

要想從書中得到什麼,就要牢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條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