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棄醫從文,是因為他看到了什麼?

2023-07-25 13:07:34 字數 2661 閱讀 5830

你知道魯迅嗎?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現實和人民的苦難,他的思想和精神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魯迅並不是一開始就從事文學創作的,他曾經在日本學習過醫學,甚至考過醫師資格證。那麼,魯迅為什麼要放棄醫學,轉而從文呢?這是乙個值得**的問題。

魯迅之所以棄醫學文,是因為感受到中國民眾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這一轉變的契機,是他在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看到了一幅幻燈片,上面是日本人砍頭中國人的場面,而周圍的日本學生卻歡呼雀躍。這讓魯迅深受震撼,他意識到中國人民的精神和民族的尊嚴比肉體的健康更重要,所以他決定用文藝來喚醒國人,改變他們的思想。

魯迅在《吶喊》自序中這樣描述了那一幕:

我在仙台時,在一部電影上看見過乙個中國人被日本兵活埋了。那時候我很年輕,還不知道什麼是國恥。我只覺得那個中國人很可憐。但是周圍的日本人卻都笑得很高興。我很想問他們為什麼笑,但是我不會說日語。後來我想起了我的祖國和我的同胞。我覺得我們都是被埋在黑暗裡的活死人。我們需要有人來救我們,讓我們看見光明。”

你能想象那種心情嗎?你能理解那種決心嗎?你能感受到那種力量嗎?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魯迅放棄醫學是因為他學醫失敗了,他沒有能力當乙個好醫生。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魯迅在醫學方面的成績還不錯,尤其是在倫理學方面,他考了83分,在全班142名學生中排名第68位。根據周作人在《魯迅的青年時代》中引用的小林茂雄儲存的分數單,魯迅其他科目的成績如下:解剖五十九分三/組織七十三分七/生理六十三分三/德文六十分/物理六十分/化學六十分/平均六十五分五。

這樣的成績,在乙個全是日本人、沒有教科書、老師還用拉丁文和德文講課的二流醫專裡,並不算差。而且魯迅還曾經獲得過藤野嚴九郎教授的賞識和幫助。魯迅之所以選擇了文學,是因為他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他認為文藝是改變精神的最有效的手段。他曾經說過:“我以為現在最要緊的事情,並不是醫治人的肉體,而是醫治人的精神。因為人的肉體,不過是一時的痛苦,而人的精神,卻是永久的痛苦。我想用我的文字,來喚醒沉睡的人們,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的權利,知道自己的力量。”

所以,魯迅並不是學醫失敗者,而是乙個有著高尚理想和遠大抱負的文學家。

魯迅從醫學到文學的轉變,是乙個歷史性的選擇,也是乙個艱辛的過程。他不僅要面對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和誤解,還要承受物質和精神的困頓和痛苦。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用自己的文字和行動,為中國文化和民族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魯迅回國後,先後在杭州、南京、北京等地從事教育、編輯、翻譯等工作,同時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他先後發表了《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孔乙己》等經典**,創立了中國現代白話文**的新風格和新標準。他還寫了大量的散文、雜文、評論、詩歌等,涉及政治、文化、歷史、哲學等各個領域,展現了他博學多才、敏銳深刻、激越慷慨、幽默風趣的思想和風格。他還參與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重大社會事件,與許多知名人士交往合作或爭論對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魯迅從醫學到文學的道路,並不平坦。他經常遭到封建勢力和反動派的打壓和誹謗,他也經常遭到同行和朋友的誤解和冷落,他也經常遭到生活和身體的困擾和折磨。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始終用自己的文字和行動為國為民為人類服務。他曾經說過:“我雖然已經死了,但我的話還活著。”這就是魯迅最大的魅力和價值。

魯迅從醫學到文學,是乙個偉大而又悲壯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在黑暗中不要沉默,在困境中不要放棄,在挫折中不要妥協,在理想中不要背叛。它告訴我們,要有勇氣去面對現實,有智慧型去分析問題,有才華去創造美,有良心去傳播真。它告訴我們,要用文藝來喚醒人們的精神,用文化來提公升人們的品位,用文明來改變人們的命運。

魯迅從醫學到文學,是乙個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的故事。它展現了乙個真實而又偉大的魯迅,乙個平凡而又不凡的中國人,乙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的人間人。他用他的生命和文字,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指引了一條光明的道路,樹立了一座豐碑。

魯迅從醫學到文學,是乙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它讓我們看到了乙個不屈不撓、不畏**、不懼犧牲、不負使命的魯迅,乙個為國為民、為文為理、為人為己的魯迅,乙個用文字和行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魯迅。

魯迅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近百年,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的作品和思想,仍然是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寶庫。他的品格和風範,仍然是我們敬仰和效仿的榜樣。他的理想和信念,仍然是我們奮鬥和追求的目標。

在這個變化多端、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魯迅的精神,更需要從醫學到文學的故事,更需要用文藝來改變精神,用文化來提公升品位,用文明來改變命運。

讓我們一起銘記魯迅,一起傳承魯迅,一起實踐魯迅!

親愛的讀者,你對魯迅有什麼感想和看法呢?你覺得魯迅從醫學到文學的故事有什麼啟示和意義呢?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也歡迎你**本文給你的朋友,讓更多人了解魯迅,感受魯迅!

魯迅思想的轉變 從自由 虛無到馬克思主義

魯迅選擇馬克思主義,便是因為他始終堅持著為中華民族和人類的徹底解放。我們不能把魯迅早期的思想來叛逆其晚期的思想。而當今一些文藝評論家,卻只愛強調早期魯迅的自由主義 虛無主義傾向,不考慮後期魯迅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認同,這是有失偏頗的。在經過反覆的革命陣痛後,魯迅丟掉對民眾愚笨的刻板印象,而提出 愚人...

從法令紋到無痕 醫美技術的奇妙變化

在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美的追求,醫美技術也日新月異。曾經,法令紋作為人們面部 老化帶來的困擾,無法被徹底改善。然而,如今的醫美技術的變革讓我們有了新的希望。從傳統的填充劑到現代的無痕技術,醫美行業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奇蹟。1 一針定型,中國的 梅花針 在中國古代,一種稱為 梅花針 的針灸...

醫美機構從女性使用者銜接到男性使用者,植髮專案成為首選?

導語 如果將頭髮比作地球上的植被,我們不得不承認,近年來有一些人頭上的 植被 似乎在減少。根據調查報告,中國現有約2.5億脫髮人群,其中以20歲到40歲的人群為主,這些人的脫髮年齡相比較上一代人提前了20年。男性作為脫髮 主力 脫髮率已近20 換句話說,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1人頭髮稀疏每一根脫落的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