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何時退役?專家 最快1年後,最慢2023年後

2023-07-25 12:57:33 字數 2383 閱讀 8628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太空工程合作專案之一,由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以及巴西等16個國家共同建造。在建設階段耗資1500億美元,歷時12年完成。原計畫於2023年退役,但由於對空間站的維護和更新裝置的投入,退役時間被推遲到2023年。

國際空間站位於地球距地面400公里的軌道上執行。雖然這個高度下大氣稀薄,但仍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導致軌道每個月下降約兩公里。為了避免墜入地球大氣層,需要定期使用發動機進行調整。此外,空間站還需要規避太空垃圾的威脅,因為退役的飛行器和衛星未**時可能會與空間站相撞。這些調整和防禦動作都需要動力推進系統,而國際空間站的動力艙主要依賴於俄羅斯的艙段。

近期,俄羅斯宣布計畫退出國際空間站及其他相關聯合太空專案。儘管俄羅斯的艙段並不是國際空間站上最多的,卻在關鍵的動力推進系統上起著重要作用。美國的天鵝座飛船和龍飛船也具備調節軌道高度和姿態的功能,但僅作為應急措施使用。而天鵝座飛船需要俄羅斯的“安塔瑞斯”火箭發射。由於俄羅斯在今年早些時候宣布對美國斷供,這加劇了國際空間站執行面臨的不確定性。一旦俄羅斯艙段脫離,國際空間站將難以繼續運營。

最快情況下,國際空間站可能在一年後正式分家,而這將給國際空間站帶來巨大挑戰。除了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外,其他國家將失去可以利用的空間站,這對於太空科研和國際合作來說都是一大損失。

國際空間站的退役將對全球太空研究和國際合作帶來深遠影響。首先,對於參與國際空間站合作的國家,包括美國、歐洲、日本等,將失去乙個重要的科研平台和太空實驗室。這將影響太空人的長期駐留、科學實驗的進行以及太空技術的發展。

其次,國際空間站的退役將對太空產業鏈帶來影響。目前,國際空間站是**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的主要目的地,退役後將缺乏需求,可能導致相關航天公司面臨困境。

此外,對於各國航天技術的發展來說,國際空間站的退役將帶來新的挑戰。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運營為各國提供了太空技術和載人飛行方面的重要經驗和合作機會,但退役後,這些合作機會將大為減少。特別是對於中國來說,國際空間站的退役將使得其天宮空間站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載人空間站,這將對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和在太空領域的國際地位產生積極影響。

可見,國際空間站的退役對於人類太空探索和國際合作來說都是一大損失,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尋找新的合作平台和推動太空科技的發展。

國際空間站作為人類太空探索的里程碑,承載了許多人類的科研成果和國際合作的努力。它不僅是太空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國際合作與交流的象徵。然而,面對俄羅斯退出的決定,國際空間站的退役似乎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作為乙個太空愛好者和關注國際事務的人,我感到非常遺憾和惋惜。國際空間站的存在不僅僅是乙個科技奇蹟,更重要的是它帶給了人類無限的想象力和希望,讓我們相信人類能夠實現更遠大的目標。

然而,即便國際空間站退役,人類的太空探索之路並不會終止。正如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即將建成,其他國家也在積極推進自己的載人航天計畫。雖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戰略考慮,但在太空探索領域,合作仍然是解決許多挑戰的最佳途徑。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促進科學發展,實現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和利用。

對於我個人來說,太空探索一直是我夢想成為的領域。我相信,無論國際空間站如何發展,太空探索的未來仍然充滿無限可能。作為乙個太空愛好者,我將繼續關注太空科學的發展,積極支援太空探索的進展,並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親眼見證人類登上更遙遠的星球。

太空人驚呆!國際空間站電力中斷?

在國際空間站的8月2日清晨,一場戲劇性的事件掀起了社交 的波瀾,讓美國和俄羅斯的競爭再次引發廣泛猜測和關注。傳言中,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段陷入了停電,而俄羅斯艙段則一切正常運轉。這個訊息引發了人們的好奇和疑慮,讓大家開始思考 難道這是俄羅斯採取的特殊行動,以回應之前美國在空間站上的種種小動作,甚至是報...

國際空間站恢復7人常駐模式,5艘飛船在軌停靠

近日,crew 6 奮進號 龍載人飛船從國際空間站 和諧號 節點艙前的埠解鎖分離,開始了獨立飛行的返回地球的旅程。這艘飛船搭載著4名航天員,經過一段時間的航行,計畫於9月4日12 17濺落於佛羅里達海岸傑克遜維爾附近。這標誌著crew 6成功完成了在國際空間站的任務,並將航天員們平安帶回地球。為了確...

中國天宮空間站發射了什麼!

我國成功在空間站發射微納衛星。近日,小央 公開了一段引人矚目的 展示了中國空間站成功發射微納衛星的震撼瞬間。這個令人振奮的時刻,標誌著中國在太空領域再次邁出堅實的一步,也讓全球矚目。中國的太空探索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而這次的微納衛星發射測試更是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這項測試是天宮空間站工程的一部分,基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