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放任「黃牛」如此「生意興隆」

2023-07-20 21:11:30 字數 1131 閱讀 9265

據紅星新聞7月18**道,近日某著名歌手演唱會開票,不少網友吐槽票不好搶的同時,「黃牛」已將門票炒至天價:幾百元的門票被炒到上千元,內場第1排甚至被炒到近兩萬元。

從熱門演出門票、球賽門票到網紅餐廳排號、醫院號源,時下,「黃牛」可以**倒賣的東西還真不少。進入暑期後,各旅遊景點迎來參觀高峰,很多公園和博物館一票難求,也出現大量「黃牛」倒票,甚至參觀一些知名高校,也得求助「黃牛」。

黃牛」是在非滿足自身需求的情況下,獲取有價票證並囤積,這無疑擠占了一些有正常購票需求的消費者的購買空間和選擇餘地。以加價或變相加價的方式**進而牟利,還會損害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有哄抬物價和惡意壟斷的嫌疑。

黃牛」倒票行為首先涉嫌行政違法。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偽造、變造、倒賣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等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等行為,可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其次,相關行為嚴重者還可能觸及刑事罪名,有律師指出,倒票行為導致了各類門票**並非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律來決定,因此還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此罪情節特別嚴重的,可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從有關部門的執法來看,被抓的「黃牛」有人被依法刑事拘留,也有人視情節僅受行政處罰。

整治「黃牛」倒票亂象,最大限度擠壓「黃牛」的生存空間,還需監管部門、銷售方、消費者等多方形成合力。

比如,執法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嚴格執法,加大對倒票行為的打擊、懲戒力度,形成法律威懾。尤其是對於新出現的「技術型黃牛」(有些「黃牛」研發了專門用於搶票的外掛程式軟體,可在售票開啟第一時間搶到票),有關部門在指導相關平台、**堵上安全漏洞、築牢防火牆的同時,應該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打擊,加強網路空間的巡執法。

其次,票務平台和銷售方應建立起嚴密的審核和檢測機制,將「黃牛」堵在購票平台外。從目前的實踐看,推行較為嚴格的實名購票制,取消線上銷售平台轉贈環節,執行公開明示制度和明碼標價規定,有助於淨化交易市場環境。此前有演唱會實行實名制電子票,一證一票且不得轉贈和轉售,觀眾進入場館時還要二次識別人臉驗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黃牛」現象。當然,相關規則有待進一步完善。

黃牛」生意不斷,也與一些消費者的需求有關,這也是需要引導和正視的問題——通過「黃牛」購票不僅可能難以通過正常途徑維權,而且可能面臨個人資訊洩露的風險。

此外,破解「一票難求」,還可以進一步增加票源供給。如熱門演唱會選擇觀眾容量更大的場地;相關景區、博物館等延長營業時間、增設夜場等。事實上,一些地方和景區、博物館等已經看到了公眾的需求,也正在積極採取相關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