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強縣出爐其中有54個GDP超千億

2023-07-26 16:58:38 字數 1876 閱讀 9143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研究院旗下賽迪顧問25日發布了《2023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百強縣中有54個進入了“gdp千億俱樂部”。這54個縣的gdp達到8.6萬億元,佔全國gdp總量的7.1%。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值達到108.0億元。

賽迪顧問股份***隸屬於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是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上市諮詢公司。針對百強縣評定設定了以下門檻,gdp≥6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從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綠色水平4個一級指標,以及8個二級指標、27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從全國397個縣級市評選出了百強縣。

縣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單位之一,屬縣級行政區,一是由地區、盟、自治州管轄,二是由地級市代管。地級市管轄的縣撤縣設市後,在法律上被稱為省轄市。隨著城市化、城鎮化的進行,“撤縣設市”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直到2023年時,**關閘門”。此後的將近20年間,只有少數縣成功改市,而且這些縣主要集中在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

百強縣的區域分布非常不均衡。東部地區佔 65 席,中部地區佔 20 席,西部地區佔 14 席,東北地區僅佔 1 席。其中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三省表現突出,分別佔 23 席、16 席和 13 席。百強縣前 10 名中江蘇省獨佔 6 席,幷包攬前 4 位。

中國百強縣發展有三大模式。一是江蘇、浙江為代表的“狼群模式”,江蘇、浙江縣域經濟發展相對均衡,縣域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相互競逐;二是福建、山東、湖北、四川、湖南為代表的“雁行模式”,形成省內縣域經濟“雁行”梯隊式發展格局;三是貴州、山西、江西、河北、雲南的“獅王模式”,集中培育核心典型縣市,把其打造成為標兵,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昆山市位列第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 5000 億元。江蘇省轄縣級市,江蘇省直管試點市,由蘇州市代管,為ⅱ型大城市,地處江蘇省東南部、上海市與蘇州市之間,北至東北與常熟市、太倉市相連,南至東南與上海市嘉定區、青浦區接壤,西與蘇州市區、吳江區交界,屬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為北**帶南部季風氣候;截至2023年底,全市下轄10個鎮,總面積931平方千公尺,戶籍人口為120.39萬人,常住人口為212.52萬人。

江陰市位列第二,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754億元。江蘇省省轄縣級市,由無錫市代管,位於無錫市北側,北枕長江,與靖江市隔江相望,南近太湖,與無錫市區接壤,東鄰張家港市、常熟市,西連常州市。江陰市屬**帶季風氣候,地處江尾海頭、長江咽喉,歷代為江防要塞,是長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海聯運的天然良港城市,總面積987.5平方千公尺。江陰市戶籍人口為126.97萬人,常住人口為178.40萬人。

張家港市位列第三,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302億元。江蘇省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位於中國大陸東部,長江下游南岸,東南與常熟相連,南與蘇州、無錫相鄰,西與江陰接壤,北濱長江,與如皋、靖江隔江相望,總面積999平方千公尺,其中陸域面積777平方千公尺,水域面積195.67平方千公尺。張家港市常住人口144.76萬人。

今年總榜呈現東部平穩、中部下降、西部有所增長的趨勢。特別是隨著東中部產業的轉移,並在西部落地,西部的資源、資金優勢在逐步擴大。從縣域經濟強省江蘇、浙江來看,百強縣的總數有所下降,不過這是由於區域經濟發展的緣故,因此其間的差距在縮小。

六大典型發展模式,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創新驅動主導模式、粵閩浙沿海城市群產業集群驅動主導模式、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融合驅動主導模式、山東半島城市群傳統產業公升級驅動主導模式、呼包鄂榆城市群資源驅動主導模式、仁懷市為典型的核心企業驅動主導模式。

我的創作少不了各位觀眾老爺的支援,希望大家積極關注、點讚、**

百強械企,首次落地中國

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 且24小時後方可 近日,器械之家獲悉,英特格拉生命科學 integra lifesciences 與蘇州工業園區舉行簽約活動,其中國首個製造基地與測試中心正式落戶蘇州園區。據了解,英特格拉生命科學創立於1989年,是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公司,神經外科與再生醫學並行的布局,奠定了...

喜報!慶賀營客通榮登「創客中國」百強企業

慶賀營客通榮登 創客中國 百強企業。營客通再添新榮譽,榮登 2023年 創客中國 上海市中小企業 創新創業大賽100強企業榜單 讓我們共同慶祝這一榮耀的時刻。2023 10 8 創客中國 百強企業公布。award 國家級賽事,嶄露頭角 2023年 創客中國 上海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是在工業資訊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