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狂賺370億!被擠爆的景區,救活了多少導遊?

2023-07-20 21:31:31 字數 4557 閱讀 3373

文/ 金錯刀頻道暑假才開頭,各大景區又被擠爆了。哪怕頭頂40度的高溫,也擋不住人們的遊玩熱情。可想而知,門票也被搶瘋了。

故宮的票,凌晨1點也搶不上;清華北大的暑期研學門票,一放出就秒空,「比演唱會門票還難搶」。今年的旅遊,除了搶票之外,全國人民還把精力不約而同的獻給了另一件事:請導遊。記得去年,不少旅行社還紛紛倒閉破產,失業轉行的導遊大有人在。而且在很多人心中,導遊還是個揹負罵名的職業。有人在網上問怎麼玩最舒服,大部分的良心建議是,「別跟團。」

然而今年的導遊,卻徹底揚眉吐氣,成了最受歡迎的人。忙得2個月沒休息,一睜眼就是帶團……成了導遊的常態,有剛入行的導遊直接累哭了。很多人更是非導遊不出行,最誇張的時候,在景區,隨便抓個人都可能是導遊。

曾經被罵」割韭菜「的導遊生意,是怎麼逆襲成為遊客必選項的?

「寧可等3個月,也要跟著導遊走」

今年暑假,比氣溫更火爆的,非旅遊莫屬。很多熱門地的門票,提前7天還搶不上,連黃牛都無計可施。剛過去的端午假期,3天的旅遊收入就高達370億。大家都說,報復性出遊,緊跟著就是報復性收割。酒店漲瘋了,北京青旅一張床都漲到了150塊,機票更是漲了幾倍。

到了景區繼續:售價2元的礦泉水被賣到10元,連西瓜都被人吐槽賣到200多塊。然而誰都沒想到,導遊這個本應該最能「收割」的行業,口碑竟意外逆襲了!甚至連今年最火的網紅之一,都是導遊。不久前,有個博主在抖音發個日常旅遊**,沒想到竟帶火了乙個導遊小祁。別的導遊帶遊客瘋狂買東西,他卻拼命勸大哥不要亂買紀念品;別的導遊可能因為遊客的要求而不耐煩時,他卻像保姆一樣周到:一路上照顧孩子、準備安全座椅、搬行李、還買雪糕買乾果買水果。

好到簡直像個「傻子」,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導遊的「精明」印象。導遊小祁的賬號一夜漲粉幾百萬,連帶新疆都跟著火了。甚至有遊客說,原本計畫去其他地方旅遊,但因為他選擇改變目的地去新疆,訂單直接排到了10月,也要等著他。

網友表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八個字:默默付出、真誠待人。其實像小祁這樣的「老實人」,還有很多。有的導遊,愛跟遊客交心。看著景點,突然就上公升到人生高度,「要相信人間值得、人生難得。」「這世上除了生死,都只是擦傷。

之所以這麼解說,是因為「歷史是固態的,我們需要契合當代人的思想讓它變活。」還有的,對各種歷史細節和故事如數家珍,無論走到哪,都能開啟隨時隨地講段子、拼文化模式。比如導遊娟姐,講解中隨時拽句古詩詞,整個導遊過程都帶著書卷氣質,完全不輸隔壁的董宇輝。有導遊甚至把遊客當觀眾,隨時隨地開啟表演模式。70歲的導遊楊建,講著講著就演起來。草聖張旭的《肚痛帖》,就是他的成名之作。

表演式導遊和表情包式講解,被他融合在一起,產生了一幕幕出圈的名場面。「我覺得大家出來玩就已經很累了,不是來受教育的,想讓大家在輕鬆的氛圍了解歷史。」所以,哪怕如今天氣這麼熱,遇到乙個好玩有趣的導遊,也不會讓遊客後退半步。有的導遊,因為人好活兒好,還被遊客送上錦旗。

與其說是旅遊風口成就了今年導遊市場的火爆,不如說是他們自己。

最狠逆襲:

月薪3000到百萬年薪,還招不到人

如果說過去活得最慘的旅遊行業是導遊,今年賺得最狠的也是導遊。去年,旅行社還在大低谷,很多導遊不是只拿3000元底薪,就是默默轉行。然而今年卻發生了大逆**日薪從500坐地漲到1500元,不少旅行社,20萬高薪招導遊的通告連續掛出幾個月。浙江乙個小縣城,更是開出了百萬的年薪招導遊,1300多人來應聘。

更誇張的是,此前無人問津的導遊證書,如今成了打工人的香餑餑,有的諮詢完就立刻付學費。有業內人士透露,今年是報考人數最多的一年。

就算這樣,旅行社們忙得團團轉,也消化不了激增的訂單量。「不是在帶團,就是在準備帶團的路上。」導遊熱往年也有,為何今年鬧得如此沸沸揚揚?除了旅遊復甦之外,還有兩件事助推了導遊的熱度。第一件事,和導遊行業的變化有關。這幾年,東方甄選的董宇輝們下場,主播兼職導遊,讓直播+文旅,直接成了今年最火的流量打法。

如今的導遊,不在網上有個幾百萬粉絲,都不好意思出來帶團。比如以「心靈雞湯」走紅的普陀山導遊小莊,所在旅行社一年接待遊客2萬人,全部來自線上,想跟團還得提前乙個月預約。說白了,過去旅行社的門店組團,以及依靠組團社才能派單的傳統模式,正在受到極大的衝擊,線上的流量顯然更大,只要有遊客需求了,線上就可以直接給導遊派單。

線上既是流量的放大器,同樣也有最狠的**監督。只要發生不合常理,讓遊客不適的行為如強制購物,立馬就會有人吐槽在網上,人設崩塌,所以導遊也更不敢輕舉妄動。導遊小莊也曾袒露,現在這一行在網路上會被比較,人們一搜就知道誰講得好還是差。第二件事,如今乙個導遊=老師+攝影師+**打假鬥士……其實熟悉景區路線和文化,是做導遊最基本的能力,沒什麼值得誇的。過去的導遊,往往是常規的套路解說,遊客聽的也佛系,說白了就是走個形式。但現在的導遊,可以捲到什麼程度?不光是講解有趣,還可以掏出單反給遊客拍照。

有人被蚊子咬了,隨時拿出醫藥裝置;有人覺得路線無聊,直接給遊客換攻略,方方面面照顧就算了,還喜歡「夾帶私貨」:網紅導遊諸鳴,專門跟遊客定下了默契:買東西時,導遊說「蠻好」最好就不要買了。甚至在「揭黑」上,他們也是知無不言。導遊諸鳴爆料過景區裡面亂收錢,假貨橫行現象,甚至直接勸衝動消費的遊客,「多走一些地方,少買一些東西。」

時間長了,遊客也被他們養得眼光越來越刁,「現在不敢說真話的導遊就不算好導遊」。

越來越卷的導遊們,

翻身不光是靠踩風口!

在過去的黑導遊事件中,遊客往往很被動。有的導遊,直接搖醒在車上睡覺的遊客,理由是「我講你不聽就是不尊重人」。還有的人,仗著有遊客的身份證,直接威脅遊客,不花錢買東西就不給吃飯、不給住宿。

有人不願購物,還會被導遊罵,「這是我的地盤!」、沒有錢出來旅遊幹嘛?」在這些事件裡,受害者往往是大爺大媽,因為他們不懂網路,更不懂維權,很多人只能忍氣吞聲,不了了之。然後導遊越來越猖狂,也讓人們留下「非必要不跟團」的刻板印象。但身處買方市場,就能任人宰割嗎?當然不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導遊,為行業「洗白」的正確姿勢,就是卷遊客體驗。

其實人們不是反感導遊,而是反感只圖賺快錢的導遊。導遊諸鳴曾問遊客什麼是好導遊,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強迫買東西」,對於這些遊客的需求,導遊心知肚明,畢竟他們曾經也吃過很多苦。諸鳴剛做導遊時,母親被查出尿毒症,必須賣房治病。普陀山小莊,剛入行時生活極為窘迫,三餐都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過去窮苦的經歷,也讓導遊們更加意識到,把錢花在刀刃上有多麼重要。他們給遊客的建議大多遵循乙個原則:在保證錢花最少的前提下,玩的最開心。

良心導遊給建議看似輕鬆,但背後並不容易。泰山網紅導遊娟姐,2年爬了泰山200多次,在零下20攝氏度的天氣裡連續直播6個小時;腳扭過三次,前後還摔壞了4架無人機。黃山導遊查理,在整個2023年,有280天都住在山頂,因為這樣才能找到別人不知道的美景。70歲的導遊楊建還在不斷學習精進技能,「如果我們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起碼也要有兩三杯水。」

跟別的同行比,看似「很傻」、「很吃虧」,但現實證明,他們才是最大的聰明人。曾經有網友給某個網紅導遊發來一段敬老院的**,坐著輪椅的老人拿著手機看他直播,還有位粉絲告訴他,自己的女兒腦癱,每天都要看他的直播,一場也不落下。一位網友評論,「原來良心導遊真的存在。」

真誠和專業才是必殺技,所以這些導遊會被無數遊客和網友捧紅,甚至成為景區的「金字招牌」。如今,雖然旅遊熱屢見不鮮,但很多景區們,還在迫切等著遊客來。2023年底,a級景區還僅2492個,到了2023年,已經漲到14917個,短短十年增加了6倍,相當於每個縣都有十多個a級景區。

官宣百萬年薪招導遊的小縣城,有官方人員袒露,「旅遊是我們開化縣的支柱性產業,過去三年受到打擊,希望通過這次計畫招來人才。」在強烈的剛需之下,正是旅行社和導遊們拿出最大誠意,打出了一場場翻身仗,讓更多的寶藏地被看見。如今暑假到來,學生放假,又有不少人開始特種兵式旅遊,這也是景區們的好機會。想要抓住這波旅遊復甦風口,關鍵還是回歸本質,不玩騷操作不搞套路,別把遊客當韭菜割,用導遊諸鳴的話說就是:「旅遊旅遊,以遊為主。」*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3天賺370億!人滿為患的景區救了多少導遊?

暑假剛剛開始,各大景點又開始熱鬧起來。即使頭頂40度的高溫也阻擋不了人們對比賽的熱情。正如你所想象的那樣,門票已經賣完了。凌晨1 00不能搶故宮門票 清華 北大暑期學習票一經發售就被搶購一空。買票比演唱會門票還難。今年的旅遊,除了買門票之外,人民還把精力投入到了其他事情上 聘請導遊。記得去年很多旅行...

狂賺2個億的網路歌王,現在就這樣糊弄觀眾?

說到網路歌曲,80後90後最有話語權了。香水有毒 qq愛 老鼠愛大公尺 2002年的第一場雪 秋天不回來 求佛 老人與海 不怕不怕 丁香花 衝動的懲罰 那一夜 如果讓我盤點曾經的網路爆款,我可以說上三天三夜!樂評人遲斌曾在微博上聊到曾經的網路歌曲,並且特別提了刀郎的 2002年的第一場雪 和楊臣剛的...

狂賺18億!比愛馬仕更「洗腦」的運動奢侈品,正瘋狂收割中產

提到奢侈品會想到那些高貴的服裝 鞋包 珠寶等,它們以昂貴的 精緻的工藝和獨特的設計,展現著一種尊貴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在奢侈品市場中,還有一種特殊的產品,它們不是用來裝飾身體或者展示身份的,而是用來鍛鍊身體或者享受運動的。它們就是運動奢侈品。運動奢侈品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奢侈品,它們以高品質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