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俯下去,心貼上去(一線行走)

2023-07-25 08:47:23 字數 1021 閱讀 3478

身俯下去,心貼上去,使法、理、情融合,才能讓司法為民落到實處,讓公平正義可感可知。

和解不是司法的專屬名詞,但在檢察工作中,當事人和解,往往是案件辦理的“最優解”。

我是一名基層檢察官,所辦理的絕大部分案件為“小案件”。但對於當事人來說,“小案件”也許就是大事,他們期待檢察機關精準適用法律,給出公平、正義的答案。

施檢察官,我考上警校了!”從小牛的語氣中,我感受到他的喜悅。時間倒回幾個月前,小牛因聽說同學小楓在微信群裡說他壞話,便去理論。爭來爭去,二人拳腳相向,導致小楓的胳膊骨折。

翻閱卷宗,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盡快辦理,因為小牛即將參加高考,自己也認了錯,願意賠償。青春期疊加高考壓力,使他一時行為失控,但算不上“問題少年”。小楓受傷後勢必影響備考,家長情緒不太穩定。我跟兩個孩子聊法律知識,論同學友誼,促成他們握手言和。同時,勸解雙方家長多為孩子考慮,換位思考,最後雙方達成刑事和解。我對小牛作出了不起訴決定,封存相關犯罪記錄,讓其輕裝上陣,迎接高考。

孩子不讓見,賬戶也因為這件案子被凍結,咋給撫養費?”這起申請民事再審監督案件更為特殊,被申請人是申請人老劉的非婚生子,還先天殘疾。案子關聯兩地三家法院的6次裁決,其中涉及老劉、老劉愛人、老劉的非婚生子及孩子的母親,涵蓋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撫養費的支付、**費的認定、贈予的效力等問題。3年多時間,各方當事人都陷入訴訟困局,積怨很深。

讓撫養費支付到位,保障孩子的**與生活,這是當務之急。兩個多月來,我打了上百通**,不懼“閉門羹”和反覆“變卦”,用專業和耐心同各方溝通,建立信任關係,逐步破解僵局。我相信司法的終點不是一紙決定,而是萬家燈火的溫情。最終,在檢察機關的見證下,雙方簽署了民事和解協議,避免案件被引入再審。

兩個和解案件,都是孩子的事,但背後牽扯到家庭倫理、民生百態、道義與法律。案結事了人和,是司法工作者追求的目標。怎樣實現這個目標,並沒有具體的法律指引,需要檢察官用活檢察職能,多替當事人著想,身俯下去,心貼上去,使法、理、情融合,才能讓司法為民落到實處,讓公平正義可感可知。

作者為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幹部)

欄目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人民** 2023年07月25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