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對勞動合同的規定

2023-08-14 23:17:25 字數 959 閱讀 8927

勞動法屬於社會法的範疇,《民法典》無法收編勞動法律法規,再加上我國的勞動合同解除、終止情形都是法定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民法典》對勞動合同的解除、終止會產生影響嗎?

員工提供虛假資訊入職是否必然導致勞動合同無效

答:根據《民法典》第146條規定,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實踐中,員工提供虛假資訊並不必然導致勞動合同無效,或者並不一定屬於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通常需要考慮員工提供的虛假資訊、資料對錄用、履行勞動合同、工作內容是否存在實質影響和不利因素。如果這些虛假的資訊、資料對履行勞動合同、工作內容等沒有任何實質影響,認定勞動合同無效或者解除勞動合同,通常在法律上無法得到支援。

建議按照不誠信行為給予勞動紀律處分則相對比較穩妥,或者將違反誠信的行為作為嚴重違紀情形之一。

公司利用員工不懂法律訂立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民法典》第151條規定,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因此,在簽訂協商解除(補償)協議時,應當向員工釋明補償的法律依據、標準、計算方式等內容,如果通過利用員工不懂相關的法律知識,或者缺乏判斷的能力,而達成相關協議,這樣協議則存在被撤銷的可能。

民法典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回應了當今社會的現實需求,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本書旨在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眾心裡,幫助大眾更方便地了解民法知識。全書分為兩大部分:案例編選擇生活中常見、典型和有趣味性的73個案例進行分析,對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民法知識予以解釋,並通過這些知識簡要說明相關的民法理論。熱點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民法典中45個熱點、焦點問題進行解讀,包含網路虛擬財產保護、個人資訊保護、居住權等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問題。

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的區別

在當代社會,隨著經濟發展和勞動市場的多樣化,企業和工作者之間的合作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這種合作關係往往通過不同型別的合同來體現。在這其中,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是兩種常見的合同形式。儘管這兩種合同在名稱上僅有一字之差,但在法律和實踐中,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合同 1.定義與性質 勞動合同 是用人單...

《民法典》之“公序良俗”是什麼?

秋天生活圖鑑 公序良俗 已引為民法之基本原則,既補缺漏洞,亦證成規則,是大陸法系普遍認可的價值尺度。民法典 中關於公序良俗共出現8處,第條中都特別提到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應該遵守,如果違反公序良俗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將導致合同的無效,民事行為人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和責任。但是,什麼是公序良...

關於2023年《民法典》講座的主持詞

本文精選了相關講話稿 工作總結等材料共6篇,均為通用范文,可參考借鑑。一 關於 關於2023年 民法典 講座的主持詞 的3篇通用范文。每篇都有可編輯版,由於內容敏感,僅展示篇1 二 全文。完整全文請看主頁置頂。二 金句分享。范文1 關於 關於2023年 民法典 講座的主持詞 材料1 2685字 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