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入職體檢取得個人抬頭的發票是否可以入賬?

2023-09-20 11:08:12 字數 1301 閱讀 4779

員工入職體檢取得個人抬頭的發票是否入賬?此類的問題非常的多,翻看稅務總局的留言諮詢欄,來自各地的此類問題的諮詢密密麻麻的,但是我們發現各地稅務局的回覆都是羅列條文,並沒有肯定的答覆,當然站在稅務徵管的角度是否可以入賬這不是稅務部門需要回覆的問題,稅務部門需要判定的是此部分費用是否可以所得稅前扣除?

今天我們從財務和稅務角度**下此類費用的入賬和稅前扣除的問題,這類問題發生的情境一般體現在如下兩方面:

1、員工入職時的體檢,因為此時員工並未入職,也非單位集體組織,所以開具的發票抬頭就是員工個人;

2、單位的一些特殊崗位,比如食堂的工作人員需要辦理健康證,這個時候就需要體檢,相應的發票抬頭也是個人;

一、是否可以入賬的問題

從財務角度是否可以入賬我們遵循兩個原則:是否屬於單位的實際支出;是否屬於內部財務制度允許發生的支出;

員工的入職體檢費用顯然是單位實際的支出,只不過是員工自己先墊付,然後從單位採取報銷的手段支出;其次如果單位有明確的報銷制度,從費用的發生、報銷的標準、審核、審批的程式等都是沒有問題的,那麼該費用真實反映企業的支出是合理的,所以入賬也是正常的;

二、是否可以稅前扣除

其實判斷一項支出是否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我們一般要遵循這麼幾點:

1、是否屬於企業實際支出的與企業取得收入相關的成本、費用支出等;

2、該支出是否取得可以扣除的稅前扣除憑證,稅前扣除憑證我們可以參考國稅2023年28號公告《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中對扣除憑證的規定;

3、稅前扣除憑證要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比如要符合《發票管理辦法》對發票的相應要求;

4、取得的時間問題。要在年度匯算清繳前取得方可在當年扣除;

5、要考慮扣除的限額,比如福利費的扣除要考慮工資總額的14%等等。

如果從以上五個方面判斷入職體檢的費用都符合,我認為在稅前扣除是沒有問題,因為此類的風險主要是針對於本身個人的費用但是在企業支出承擔的風險,比如某乙個企業的高管做了一項全身體檢,花費好幾千,然後開具個人抬頭的發票,後來在單位報銷,這種就有扣除的稅務風險,為什麼呢?

本身企業沒有針對高管的體檢報銷制度,而且費用的標準明顯高於企業正常的員工體檢費標準,所以稅務部門有理由懷疑這屬於個人費用在企業列支,所以有納稅調增的風險。

對於企業要深刻領會所得稅法裡對於實際支出、合理支出的概念,還要把我與收入有關支出的含義,不要把非企業經營有關的支出列支進行稅前扣除,提前規劃和識別風險。

入職體檢報告引發爭議,智商評估成焦點

最近,乙份入職體檢報告的結論在網路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份報告中稱被檢者智商偏低,用人單位需謹慎考慮。後,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熱議。根據 顯示,報告中內科檢查一欄寫著 病史 表情呆滯,反應遲鈍 而在體檢建議一欄則寫著 智商偏低,用人單位酌情考慮 這份報告的公章顯示出自江蘇連雲港徐圩新區的一家醫院體檢中心...

入職體檢報告稱「智商偏低」?律師解讀

近日,乙份體檢報告因在建議欄 現 智商偏低,用人單位酌情考慮 而引起熱議。有網友認為,這既是對求職者負責,也是對用人單位負責。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醫生的行為已經越職。那麼,勞動法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體檢要求有哪些相關規定?智力問題能作為入職體檢不合格的依據嗎?網傳體檢報告 截圖。入職體檢報告上寫 智...

如何克服新員工入職的“門後”效應

新人踏入一家新公司的大門,提交了入職資料,辦理了入職手續,此時此刻,說明這名新人通過前期了解 現場面試 綜合評估 薪資磋商各流程之後,對自己所了解的企業現狀通過比較判斷,權衡利弊,做出了抉擇,雖有忐忑,雖有遺憾,但最終毅然選擇了入職,這種情形,我們稱之為 門前 效應,新人正式入職前對公司的了解,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