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詞彙版 雙向思維 第一章

2023-09-18 23:49:31 字數 2670 閱讀 4457

原文作者:老子「李耳」

翻版解釋:ou_無-極_no

第一段。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詞彙解釋:用說話來表示道,也是一種道,但說的「話」他不是一成不變,相反一直在變。

天下沒有永存的事物,更沒有永存的道理。

道的原理就是「變」,分則一動一靜,你上我下,合則動靜互一,萬化歸「零」。

邏輯體系:人類阿拉伯數字,從零開「頭」,從一開「始」,從二「分」動靜,從三「生」事物,從四「存」過程,從五「產」變化,從六「蘊」生機,從七「化」消亡,從八「成」圓滿,從九「歸」一零,一零合則永珍生「⊙」

人類繁衍,離不開「精」子和「卵」子,而精子是「零」,卵子是「一」,互相結合而產生受精卵,受精卵中生成細胞,細胞一分為二,二分為三,三分為無數。

地球最簡單原理其實跟人體一樣,人體是由無數個細胞組成,地球則是由無數個事物組成,宇宙更是由無數物質組成。

任何事物,到達乙個點,必定要走向消亡,從一開始到九,還歸於一零,從一零開始新走向一一,一二,一三,……以此類堆,無限上公升,無限下降。

簡單來說,一至九數,後面可以加任何一位數,也可以變成任何數,唯一不變的是無限套零。

比如: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或者是十一,十二,十三……無限套零則是,一百一,一千一,一萬一……

以道的世界觀來看,宇宙的一生是個一,地球的一生是個一,人的一生更是個一,任何事物,開始是一,結束是一,合則是一,而零則是無極,空間和時間,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承載者和記錄者,合則為時空,如同現時代的電影,一切事物活著時,則如同電影一樣可以**,產生進度條,屬於「開」鍵,一切事物消亡時,如同電影點上「關」鍵,不可產生進度條。

人是有精神的,精神操控著我們這副肉體在執行,因為肉體是個一,精神是個一,合則身心歸一,天人合一,分則肉體如行屍走肉,精神長迷散於天地之間。

不單是人類,精神的基礎取決於能量守衡,全部有精神的物體,皆有靈魂。

地球自然生態調節功能,就是乙個最簡單的解釋。

地球的精神,就是全部生物。

例子:我們做任何事情時,都是由精神去操控肉體,然後才能產生其餘事物。

但精神有主觀,肉體卻分本能。

道不可分,帶有產物,肉體一,精神一,空間一,時間一,合則大道生,分則小道夭。

大「道」至簡,繁「雜」是一,簡「單」雙一。

拆字解釋:把道字一拆分二,辶字代表事物的外在,首字代表事物的內在,對應生物,辶字是生物肉體,首字是生物精神,或是「靈魂」,合則為完整,分則歸殘缺。

第二段。原文:名可名,非常名。

詞彙解釋:人類定義的名稱,也是名稱,但名稱不是一直不變,而是隨事物而變。

事物存在,名稱就在,事物不存在,名稱也跟著不存在。

不要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名稱,天地沒有誕生之前,事物都沒有存在,又從何處能談起名稱?

邏輯體系:人類所定義的姓名,活著之時,有名有姓,死亡之後,無名無姓。

唯有大貢獻之人,可留芳名存於天地之間。

所定義的事物名稱,也隨事物在變,事物亦在,名稱亦在,事物不在,名稱亦不在,一切的侷限性取決於人類。

比如:我們的姓名難道不是父母強為而取之?

處於嬰孩的我們,連心「智」都沒有發育完「全」,難道還能開口說話?

例子:我們定義的動物,「雞」,當給他取名叫雞時,他開口反駁過,他要叫雞嗎?

任何名稱,都是人類單方面的強為而取之。

第三段。原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詞彙解釋:沒有姓名的是「一」,有姓名的是「二」。

邏輯體系:人類沒有父母,就沒有姓名,沒有姓名,就沒有「存」在。

人類有父母,就能有姓名,就能「得」存在。

比喻:甲方姓丁,乙方姓丁,丙方姓丁,三方都有姓氏,但沒得「名」字,雖然他們同姓乙個丁,但不是同乙個人?

得名字後呢,甲方姓「丁」字「映」名「紅」,乙方姓「丁」字「成」名「開」,丙方姓「丁」字「有」名「晴」,因得名字,才有區分。

例子:雞因為只得了姓,所以只能叫雞。

人」因為得了名字,所以有了不同。

人類的世界觀裡有名字,或許在雞的世界觀裡,他們也有名字,也有言語,只是人類無法「分曉」。

人類奪取雞的生命時,雞因為不會說人話,所以被殘忍宰死,在宰死之前的雞也應該有過求饒吧!

第四段。原文: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匯詞解釋:物質欲不旺盛者,可以觀察到事物中的奧妙,物質欲旺盛者,無法觀察到事物中的奧秘。

邏輯體系:不看重物質的人,精神上能得到自由,從而有時間去觀察事物,解析其中過程,思索生成原理。

看重物質的人,精神上有了束縛,那有時間去觀察事物,去解析過程,去思索生成原理。

比喻:我們行走時,每前行一步,是不是有過程,過程中要接觸到空氣和距離等等……

如果把精神注重在前行中,那就會失去發現邁步過程和一些其他小細節,……

第五段。原文: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匯詞解釋:有兩者,一者為開始,一者為結束,兩者同出於一,合則產生變化,變之又變,奧秘之門。

邏輯體系:事物初生分半一,事物死亡分一,兩者相合是整一,整一變化是有過程,過程中還有過程,過程妙的是最終歸於零。

比喻:事物可以分成兩半,開始和結束,相合在一起是條直線,直線中會產生無數過程,過程是在零中進行。

例子:人之一生,四十歲之前是一段,四十歲之後是一段,相合則是一段完整人生線,人生線的過程中會產生無數變化及過程,但最終都不開乙個零圈,最終歸宿也在零中。

無法妥善描述這一段,只能自創一詩,強為形容。

人生。因情而來,因義而生。

天地情義,大愛無私。

心有多大,天有多大。

地有多寬,身有多寬。

道德經詞彙版 雙向思維 第二章

原文作者 老子 李耳 翻版解釋 ou 無 極 no 第一段。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詞彙解釋 天下生物都明白,什麼是美善,那是因為天下還有醜惡事物存在,所以硬讓天下 分 善惡。邏輯體系 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分著正負兩股力量,對於 正 能量,所有生物都明白正能量能帶來好...

道德經其實很好懂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出自 道德經 很多人都覺得 道德經 難懂,哪怕它有譯文,也覺得很難懂。但是,這麼難懂的 道德經 被度陰山用幾個小故事講透了!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百個人心中,也有一百個 道德經 的解法。道德經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

從《道德經》看秋季養生之法

隨著秋季的到來,天氣漸漸涼爽,氣溫逐漸下降,人們的身體也開始逐漸變得脆弱。如何做好秋季養生,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平衡呢?其實,道德經中有很多關於秋季養生的建議,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有益的知識。首先,道德經中強調了 盡柔弱,以製剛強 在秋季,天氣乾燥,人體容易出現乾燥 燥熱等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採取柔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