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士大夫礼物馈赠的功能分类

2023-10-23 02:50:30 字數 4620 閱讀 2645

1.上行结构的政治交往类馈赠

在唐代士大夫向上流动的礼物馈赠中,收礼者保持着对送礼者的优越性,但收礼者与送礼者从不同角度完成了资源的交换,从而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

唐代科举考试录取人数较少,开元以后,进士的录取率才1%;明经的录取率为10%。因为科举的录取率很低,所以参加考试的士子压力很大,若能得到考官的赏识与提拔,就可以快速改变自身的命运。

有的士子便通过向考官送礼而得到考题。据《唐语林》记载,董思恭因为收受大量礼物而泄露考题,还有的通过向考官送礼而登科,如天宝时吏部侍郎李彭年在掌选的七年期间就收受了诸多士大夫的礼物,“掌选七年,好聚财,无廉洁之操,而善接待选人,惟黩货无厌,人多怨之。”

而到了唐末举子通过赠送权臣考官钱财礼物而登科的比比皆是,。官僚士大夫馈赠礼物给皇帝或**,主要谋求职位升迁或职场提携,希望通过走捷径获得更多的政治利益。

这主要源自于唐中后期财政紧张的状况,自开元之后,唐代开始实行募兵制,军费以及其他各项开支浩大,而唐后期河朔等藩镇财赋不上**,除了从盐、茶、酒、青苗钱、地头钱、借商钱外,地方**的进奉也成为一种非正规的补充方式。

当然,非常规进献并非为孤例,唐后期逐渐发展为一种地方士大夫之间司空见惯的行为。这种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与关系相对远的人所送的礼物称之为“工具性礼物”,工具性礼物用以汲取的回礼,已经不同于礼物的原始形式,主要采取授官上的恩惠。

如此而言,一个完整的礼物馈赠的结构完成闭环。在向**的馈赠之礼中,无直接隶属关系的多由于下级**流向权臣,以获取政治上的升迁。在直接的隶属关系之中,僚属也时常将礼物进献给长官,从物质层面加深彼此感情。

因为唐代除“科目选”外均无糊名之制度,门生与座主也结成了一种特殊的互惠模式。由于彼此之间由科举而联结,门生谢座主,多有赠诗,有的诗文甚至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阎济美《下第献座主张谓》打动了主司,张谓在问了他下第之由后,“深有遗才之叹”,向他许诺“所投六韵,必展后效。”还提示他去洛阳,参加东都试,最后如偿所愿。

其次是在座主落难时予以支持,《唐诗纪事校笺》卷第二十八令狐峘条记道:“峘再谪三衢,遇田敦为牧,乃门生也。方相见,敦曰:吾今日方见座主。乃分半俸奉之。”令狐峘贬到三衢后,恰逢田敦是当地长官。

见面后,田敦以座主门生之情谊,将月俸分一半与座主。白居易卧病,崔龟从以觥绮、诗句之赠表达关心,白居易作《病中辱崔宣城长句见寄兼有觥绮之赠因以四韵总而酬之》答之。

因此,座主通过及第名额的发放获得与士子的直接联系,门生通过赠诗增强与座主的联系。他们互相在仕宦生涯中互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2.下行结构的政治交往类馈赠

上级流向下级的礼物馈赠多以笼络性馈赠为主,在中古时代不同人群的权力的分配中,尊者往往在礼物馈赠中处于一个优势的地位,拒绝尊者的礼物无论在人情与现实考量上均会对本人不利。

因此,尊者往往可以从礼物馈赠中获取实际的好处,比如名望的提升。考察送礼者的优越性是人类学的传统观点,上级对下级的礼物馈赠中,这种优越性有较多体现,主要体现在上级对下级的笼络性馈赠。

首先体现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对下属的照顾。韦皋镇守西川,礼贤下士。下属婚丧嫁娶本非易事,皆送厚礼,并赐钱财。陈少游经常给下属一些小的恩惠,使得胥吏称职,很好地笼络了下属从而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

一些**希望通过厚赐下属钱财,获得下属的效忠爱戴及出谋划策而免祸。《太平广记》卷223《相三》曰:“杜悰通贵日久,门下有术士李失名,悰待之厚……术士一日密于悰曰:“相公将有甚祸,非马中丞不能救!”

悰始惊信。发日,厚币赠之,仍令邸吏为植于都下买宅,生生之计无缺焉……忽一日,内牓子检责宰相元载故事。植谕旨,翌日延英上前万端营救。植素辨博,能回上意,事遂中寝。”

正因为杜悰厚待马植,多番厚赐其钱财礼物,最终方能免祸。其中代表了上级对下级潜力士大夫的拉拢,以致形成一个利益小集团,从而避免集团利益受损的情况。

另一方面则为聘贤类笼络,希望通过厚礼将其招之门下。虽然卑者在聘贤这一仪式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但尊者通过馈赠丰厚的礼物而使得二者之间重新达到一种平衡。

李商隐被柳仲颖聘为节度判官,并馈赠钱币达35万。《旧唐书·李商隐传》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郞中。……伏蒙示及赐钱三十五万以备行李,谨依荣示捧领讫。”

但是士大夫也不是对所有的馈赠均会接受,拒绝馈赠代表了对身份与关系的不承认。成德军节度使太尉王武俊命从事御史卢泚馈赠贾常五百金,辟其为掌记。但王武俊为叛臣之一,被贾常拒绝,表明了士大夫朴素的价值观。

3.平行结构的政治交往类馈赠

平级结构的士大夫之间的礼物馈赠往往出于互惠理念,维系相互间密切的政治联系,或者表达共同的政治理念与追求,尤其体现在同贬官的士大夫之间的礼物馈赠。

永贞革新后被外贬为朗州司马的刘禹锡同情元稹的不幸遭遇。刘禹锡因祭祀好友吕温来到江陵,特地将文石枕惠赠元稹,一方面希望可以帮助元稹**头风,从而安慰贬斥中的元稹。

1.对科举士子的经济援助类馈赠

唐代赶考的士子需要自费考试,家境优渥者固无负担,家境寒素者往往压力巨大。唐代士子在参加科举考试时完全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士子们除承担自身的学习费用之外,还需承担准备考试的费用以及结交权贵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费用。

在录取率相对较低的唐代,反复的考试增加了举子的经济负担,而举子落榜后往往寓居长安,准备来年再考。白居易见顾况,顾况有“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答复。许多贫寒举子因为经济问题而日趋贫困,他们往往成为被援助的对象。

2.对贬谪士大夫的经济援助类馈赠

唐代贬谪之地多在南方,南方普遍湿热,瘴疠、疟疾以及血吸虫病较为普遍,南迁北人往往因为气候不适应而罹患各种疾病。对贬谪士大夫的援助中,医药类援助较为常见,成为士大夫被贬后的一种应急性补充,充满人性的关怀。

李德裕被贬崖州司户参军时,据《新唐书·姚勗传》记载:“及德裕为令狐綯等谮逐,擿索支党,无敢通劳问;旣居海上,家无资,病无汤剂,勗数馈饷候问,不傅时为厚薄。”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后,月俸减少,缺乏医药,姚勗曾因受到李德裕的善待尽皆提供。

3.对患病士大夫的经济援助类馈赠

张籍罹患眼病,欲求助于浙东观察使李逊“以济医药”⑤,韩愈作《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韦处厚于元和十一年(816年)任开州刺史,自开州寄至车前子与张籍医眼疾,虽未能投入**,但张籍仍然作诗表示谢意,张籍作《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

元和六年(811年),白居易因母亲陈氏去世,守孝三年间得了眼疾,经济上实在困苦不安。时任江陵士曹参军的元稹“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刘禹锡是白居易自元稹去世后主要的交往对象,有《刘白唱和集》以及《汝洛集》记录其唱和诗句,白居易与李党的李绅以及裴度亦有往来。

1.行卷式文化交流类馈赠

唐代科举录取,多受制于举子声名与他人推荐。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性和争取好的名次,多将自己平日所创作的诗文加以编辑,汇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

若隔时日再呈书信及投卷,则称为“温卷”。唐代知贡举等主试**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去取。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及与主试官关系特别密切者,皆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谓之“通榜”。

朱庆馀曾向张籍以自己二十六篇行卷,“水部置于怀抱,而推赞焉”,但朱庆馀仍不放心,作《闺意》以新妇自比,将自己能否走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情绪类比,作者从而类比自己是否可以被录取的疑惑。

张籍通过赞美采菱女美貌与歌唱肯定了朱庆馀的才能,最终朱庆馀得以及第。普通诗文行卷之外,行卷也向着新奇化、巨型化的方向发展。行卷新奇化主要体现在唐人将传奇**行卷。中唐贞元、元和以后,举人又以传奇**行卷,因其题材包括史才、诗笔、议论,兼备三长。

2.唱和式文化交流类馈赠

唐代诗歌风行,所留传下的赠诗以及赠答诗极多。唐前期多应制诗,唐后期文人之间的唱和式文化交流增多。白居易本人交游广泛,且留存诗文较多。以白居易而言,前期好友为元稹,后期则主要为刘禹锡。

隋 唐 五代时期文物

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文物是历史文化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因此许多国家都为此而制定了保护文物的法律和法规,加强了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文物保护和管理是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国家通过法律 行政 经济 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 处理文物保...

1晚成交!唐斯替代克莱,勇士阵容大洗牌!

勇士老板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为库里打造豪华阵容,以期在未来五年内保持总冠军争夺的地位。据消息人士透露,勇士计划将克莱和保罗交易得到森林狼的唐斯,从而组成豪华夺冠阵容。然而,勇士球队的健康状况一直是一个问题,特别是考虑到克莱和保罗的伤病史。此外,虽然克莱在年季后赛中表现出较高的防守水平,但在 常规赛中的...

唐代道士与家庭的关系研究

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特别是在唐代,道教迎来了鼎盛时期。因为在唐朝,道教不仅受到当时统治者的赞助,有关道教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士的行为有着丰富的规定,但道士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依然存在,并且因家庭的特殊角色而承担相应的责任。下面,我们将深入 唐代道士与家庭之间的紧密纽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