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 共建「一帶一路」的發展密碼

2023-10-19 17:36:41 字數 3623 閱讀 6799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柳絲)新華社國家高階智庫18日發布的《「一帶一路」發展學——全球共同發展的實踐和理論探索》(簡稱《「一帶一路」發展學》)報告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一種由「發展」破題的新思路,為深化國際合作、完善全球治理、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行動方案,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實實踐平台,並且正在孕育產生一種更具包容性、實效性的發展學——「一帶一路」發展學。

10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一座天橋上,雅萬高鐵建設單位之一中鐵電氣化局的中國和印尼籍員工揮舞著中國和印尼兩國國旗,向遠處駛來的一列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列車歡呼(無人機**)新華社記者徐欽攝。

打通發展經脈。

以前我們的運輸狀況很糟糕,只能用卡車運輸土豆,趕上下雨被困在泥裡,會在奈洛比困住好幾天。現在情況好多了,我可以在兩小時內到達奈洛比。」肯亞土豆種植戶埃迪非常慶幸有了蒙內鐵路。

在東非國家肯亞,土豆是重要的糧食作物。2023年,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蒙內鐵路開通運營。6年多來,肯中部地區的土豆等農產品能夠快速、便捷地遠銷外地市場。這條聯通了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和肯亞內陸地區的標軌鐵路,是中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東非鐵路網北部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使東非內陸國家經由肯亞的海路貨運更順暢。

蒙內鐵路的故事是乙個縮影。「要致富先修路」的中國經驗,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中得到進一步驗證。

人類開啟工業化程序以來,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一帶一路」發展學》報告指出,無論是工業化先行者還是追趕者,如今仍面臨不同程度的「基建赤字」,交通設施、電力能源、通訊網路等基建供給嚴重不足的問題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尤為突出。聯合國專案事務署和牛津大學2023年一項研究表明,基礎設施狀況影響了92%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於構建以經濟走廊為引領,以大通道和資訊高速公路為骨架,以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管網為依託,涵蓋陸、海、天、網的全球互聯互通網路,有效促進了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大流通。這有助於打破制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打通經濟全球化大動脈,還在促進國際投資方面發揮了催化劑作用,為全球經濟注入新活力。

比利時布魯蓋爾研究所的相關研究表明,「一帶一路」沿線鐵路、航空及海上運輸成本每分別降低10%,能分別提高國際**約。5%和1.1%。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有助於發展中國家打破發展瓶頸。

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共建「一帶一路」這十年,僅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就使全球**成本降低1.8%,使參與國**增長2.8%到9.7%,全球**增長1.7%到6.2%,全球收入增加0.7%到2.9%。

2023年5月31日,在肯亞蒙巴薩的蒙內鐵路蒙巴薩西站,一名肯亞記者和火車司機肯西莉亞(中)、艾麗斯合影留念。作為中國和肯亞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專案,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蒙內鐵路2023年5月31日建成通車。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啟用發展動能。

我剛來時,這裡還是一片沙漠。我從未想到,我們可以把這個地方從沙漠變成乙個綜合區。」39歲的娜赫拉·伊馬德是埃及泰達特區開發公司行政總裁,她的事業與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一同成長。

紅海之濱,荒漠之中,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生機勃勃地書寫著發展故事。這是埃及綜合環境最優、投資密度最大、單位產出最高的產業園區之一,迄今已形成新型建材、石油裝備、高低壓裝置、機械製造四大主導產業集群,成功吸引130多家企業入駐,直接解決就業4000餘人,相關產業帶動就業約5萬人。合作區對接中國企業巨石成立的巨石埃及公司,使埃及玻纖行業從無到有,並使埃及一舉成為世界玻纖生產大國。「合作區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發展,讓整片區域都煥發活力。」伊馬德說。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共建「一帶一路」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短板和瓶頸,為共建國家打造新的經濟發展引擎,建立新的發展環境和空間,增強了共建國家的發展能力,提振了共建國家的發展信心,改善了共建國家的民生福祉,為解決全球發展失衡問題、推動各國共同走向現代化作出貢獻。

在塔吉克,中泰新絲路塔吉克農業紡織產業園,幫助當地從棉花種植向棉紡織全產業鏈跨越;在印度尼西亞,青山工業園區將曾經偏僻的小漁村變成了全球重要的鎳礦開採冶煉和不鏽鋼產業基地;在哈薩克,建在糧食產區北哈州的愛菊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採取「訂單農業」方式,有效解決當地農民「賣糧難」問題,在提公升農業加工能力之後,園區與中歐班列形成聯動,進一步擴大哈薩克農產品出口規模……

一帶一路」發展學》認為,世界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發展階段有別,具有各自比較優勢,存在相互借力、協同增效的巨大潛力。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各國協同規劃基礎設施、產業合作等重大專案,引導整合各方資金、技術、產能、資源,服務各自發展優先事項,產生「1+1>2」的合作效果。

這是2023年8月10日在埃及蘇伊士省拍攝的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追求共同發展。

如何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讓更多民眾、更多國家分享到發展的果實,是長久以來的發展課題。當今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全球性問題和挑戰層出不窮,人類社會需要新的思想和理念。

英國社會學家馬丁·阿爾布勞在《中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角色》一書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最大的特點是堅持不懈地將各種相關理論構想同解決人類麵臨的實際問題密切結合。

一帶一路」發展學》認為,共建「一帶一路」通過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主的「聯通」(connection)帶動經濟要素自由流通,通過以產業合作為主的「賦能」(enablement)實現全球生產鏈價值鏈的優化與重塑,通過以**間合作、規則標準對接為主的「協同」(coordination)增進合作效能,由此形成「cec發展動力模型」,致力於解決全球發展兩大關鍵問題——增長動力不足與發展持續失衡,並通過推動動力模型有效執行促進全球共同發展。

經過十年實踐積累,一幅關於全球發展與治理的新願景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鋪展。

十年間,共建「一帶一路」拓展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方案的選擇範圍,實現了更多人口的減貧脫貧,汲取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力。世界銀行**,到2023年,共建「一帶一路」相關投資有望使共建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十年間,共建「一帶一路」追求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的發展,不斷迸發新的生機活力。在巴基斯坦,中國企業在建設卡洛特水電站點亮千家萬戶的同時,還修公路、建小學,讓當地適齡兒童得以上學;在馬來西亞,中國的雲端計算和數位技術運用在農作物種植中,進一步提公升了農業效率,也為促進糧食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非洲,中非攜手打造「數字非洲」,助力非洲國家消除「數字鴻溝」……每乙個專案,都對應眾多受益者,印證了「一帶一路」是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於世界,是各方的大合唱,倡導並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得到積極踐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決策機制就是例證之一。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說,在亞投行,「不管股份、投票權多少,有事大家商量」。

奈及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說,廣泛合作與交流的趨勢是人類歷史程序發展的客觀軌跡,因此,「一帶一路」任何有意義的發展都必須從全球共有的角度出發。「一帶一路」集中體現了全球化最廣泛意義上的協調、包容和參與。

天下一家,命運與共。共建「一帶一路」正以美美與共的方式,奔向下乙個金色十年,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參與記者:黎華玲、姚兵、蔣超)

國際觀察 「一帶一路」倡議 照亮世界前行之路的中國方案

今年是 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0周年。近日,新聞辦公室發布了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的倡議與行動 系統闡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背景 豐富內涵 實現路徑和世界意義,對於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更加全面領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偉力,更加明確了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巨集偉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建設民生工程促進民心相通

今年是共建 一帶一路 倡議提出的第十年。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總書記在第三次 一帶一路 建設座談會上指出,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公升共建國家民眾獲得感的重要途徑。如今,共建 一帶一路 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中國製造的鐵塔銀線化身絲路 連心橋 助力民心相通 民意相連。國家電網...

「一帶一路」共建幸福路 造福千萬家

易北河畔漢堡市緊靠歐洲腹地,地理位置優越,鐵路網路發達,海鐵聯運能力強,系歐洲第三大 德國第一大港口城市,被稱為德國通往世界的門戶。漢堡乃至北德地區是 一帶一路 在歐洲的重要節點。在眾多關心支援中德友好人士共同努力下,北德對華合作不僅根深葉茂,而且更上層樓,造福千家萬戶。漢堡港通過15條航線與中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