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2023-10-24 19:26:55 字數 4272 閱讀 4915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支付方式、交易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信贷服务模式,其内在逻辑是通过新一代技术手段将搜集的各类信息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解析,挖掘数据背后的客户需求,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理性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是谋求自身发展的关键,如何变革、创新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商业模式正在被解构和重构。沈栋指出,数字化转型既要求银行业充分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提升在信息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也为银行业提质降本增效、激发创新活力、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竞争中要充分认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系统思维、用户思维和价值思维贯穿整个转型过程,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互通:系统思维,提升信息互动。商业银行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供给者,小微企业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需求者。小微企业数量多、分散性强,由于时间、空间、人力、物力的局限性,商业银的触达率不高。

数字化时代信息量大、流动速度快、互动频次高,打破现有的“对话壁垒”,有效实现同频互动。多渠道、多维度、多领域的外部数据接入和解析,为商业银行挖掘下沉客户提供了可能,形成系统化的信息互联、互通、互动。

利他:用户思维,提升客户满意。互联网金融小微信贷服务已经实现无纸化、智能化。商业银行必须增强用户思维,换位思考,从使用者角度体会、感受、理解客户的诉求和困难。

增效:价值思维,提升管理质效。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营销和拓展中存在人工成本高、管理成本高、风险成本高的情况。

同时,利率下行,利差缩小,经营空间不断挤压。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收集、开发、利用数据,实现批量化获客、规模化管户,提升价值创造和技术溢价。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条件。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动能,是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为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服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党的二十大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技术的突破,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数字和产业深度融合,商业银行搭建以业务为核心、产业和技术辅助的“一体两翼”智慧化平台和数字化机制成为可能。

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为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新赛道竞争上明确了方向,具体从营销、产品、流程、风控上打造自身特色,努力“破局”。

数字化营销过程就是运用数字化方式精准触达客户,并与之进行有效沟通、深层链接、持续互动的智慧化过程。商业银行通过科技赋能有利于盘活存量、拓展增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一,开发智慧化营销平台,实现获客、管理、营销推动一体化功能。与科技、税务、工信等**机构对接,通过模型跑批,形成营销“白名单”,将名单导入平台,并分配至相应客户经理,提升获客的针对性;对于在途业务各个节点进行管理,有效分析营销阶段、申报阶段、审批阶段、放款阶段各类数据和业务结构。

第二,构建全方位的营销渠道,实现“人工+机器”一体化队伍。王炯(2020)指出,通过对现有渠道整合,使线上渠道智能化,线下渠道数据化。

构建智能化营销渠道,需要通过内部数据治理和外部数据接入,分析小微企业的经营、交易、财务、征信等状况,提取营销线索和可能,发送智能化短信和操作链接。客户经理接收到客户登记的信息后,联系企业主进行上门服务,创造面对面营销机会,减少陌生拜访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商业银行具有网点和人员优势,探索建立大公司客户经理、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网点柜员之间合作的交叉营销模式,从理财大户、公司上下游、柜面开立等各类数据分析中对公户中寻找小微企业合作机会,实现智能化营销渠道建设。

为应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竞争,商业银行需要开发网贷产品,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提供优质服务,创新数字产品满足其他金融需求。

第一,开发小微信贷产品,主动参与竞争。数字化产品开发的关键是数字化人才。汪志峰指出,数字化转型是业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需要大批既懂业务又懂科技的专业性人才。

必须加大数字人才、技术的投入,搭建底层业务逻辑和技术平台,创新数字化产品,持续依据不同行业模型、特定产业政策、各地区域优势进行迭代升级,增强金融产品和客户需求的匹配度。

第二,提供全天候、有温度的优质服务,提升服务溢价。利用ai智能机器人进行标准化问题的解答,解决重复和夜间提问,让小微客户感觉银行24小时陪伴在身边。

遇到智能机器人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客户可以点击呼叫人工服务,人工客服会解决大部分需求。客户如果有专业金融需求,可以发起人工客户经理服务需求,推送至客户经理平台,可提供上门沟通和交流服务。

第三,创新数字化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商业银行具有账户管理功能,提供支付和结算服务。开发pc端和移动端电子银行,提供支付功能,满足客户交易和结算需求;

提供融资申请功能,可以用于申请、用款和还款;提供理财服务,提升企业闲置资金的收益率,满足投资理财需要;提供代发工资服务,系统可自动生成代发数据,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线上流程标准化程度高,仅仅依靠模型和策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但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人工进行申报、审批、放款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形势,满足不了小微企业用款周期有长有短、金额有大有小、用款还款灵活多变等新要求,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打造数字化流程体系,为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提速。

第一,采用“长额度+年审核”的模式,解决融资期限个性化的问题。改变传统授信一年提供一次资料的要求,可以首次授信给予三年的循环额度,加强客户对商业银行合作稳定性的信息。

第二,开发提款、还款功能,提供无接触、便捷化服务。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丰富pc端和移动端功能,在客户额度有效期间,通过电子银行进行用款、进行还款操作,无需再到商业银行网点柜面进行人工操作。

既可以解决客户用款和支付的需求,又能节省客户时间、缓解柜面人工压力,还可以大大提升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客户端的使用规模和创新品牌。

第三,开发无需归还本金可以续贷的流程,实现轻松转贷。小微企业因其自身规模小的特点,谈判能力较弱,下游企业强势,回款存在不稳定性。

因此,每年贷款周转成为大部分小微企业续贷中的痛点,备款及筹款无形中增加了小微企业的成本和资金占用。小微企业可以通过电子渠道申请无需归还本金到期续贷,商业银行通过审核和评估,为客户延长到期日,客观上减少小微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

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外部压力,自我变革谋求高质量发展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驱动力。商业银行切实承担着双重使命: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要求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数字化转型是推进自身供给侧改革,优化金融供给与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之间适配性的新路径。

因此,构建数字化营销推动体系、数字化产品迭代体系、数字化流程建设体系、数字化风险控制体系,持续降低获客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必然选择。

2023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即将在肥召开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为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安徽省人民 将于年月日 日在合肥市共同主办 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 大会以 数实融合赋能万企 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 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

企业信息化 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是否能够借鉴?

说到数字化转型,很多专家都很兴奋,讲大数据,讲精益生产,讲数据治理,讲人工智能,讲云计算,还有很多专家讲如果不做数字化转型就要被淘汰等等。不要总想着成功案例用来借鉴,每个企业情况不一样,是没有办法借鉴的。话虽不好听,可说的真是大实话,走访企业过程中,被客户提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有成功的客户案例吗?他...

中小微企业持续拥抱数字化

文 本刊记者 赵爱玲。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明确指出,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让企业在布局 数字化 发展战略上有了更多的探索。月日,澳洲会计师公会线上发布的 年商业科技应用调查 显示,高达 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已经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该比例较去年同期 个百分点,领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