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 看振興 會寧 以繡花功夫繪就鄉村幸福底色

2023-10-16 20:25:05 字數 1486 閱讀 8987

【鄉村行·看振興】

會寧:以繡花功夫繪就鄉村幸福底色。

新甘肅·甘肅**記者 彭雯 通訊員 竇菊。

鄉村振興,向美而行。今年以來,會寧縣認真學習踐行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積極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創新鄉村治理新模式,以繡花功夫繪就「和美鄉村」幸福底色。

家園美起來。

每天,韓家集鎮韓集村西坡組村民王彩華都要把自家屋裡屋外打掃一遍,保證房前屋後乾淨整潔。「現在硬化路通到了家門口,村莊變得更美了,我也要為建設美麗鄉村作貢獻。」王彩華說。

今年以來,韓家集鎮韓集村注重強設施、綠家園、美鄉村,硬化村組道路近4000千公尺,衛生改廁61戶,積極發動群眾在自家院落種植瓜果蔬菜、花卉苗木,鼓勵村民自發打造「美麗庭院」,以「庭院小美」共促「鄉村大美」。

我們以建設和美鄉村為導向,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紮實推進改水改廁、村道硬化、村莊綜合治理,持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在保留鄉村風貌的同時,大力推進美麗鄉村提公升行動。」韓家集鎮副鎮長葛麗君表示。

如今,一幢幢新民居、乙個個文明村落已成為會寧縣的鄉村新景觀,越來越多的村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腰包鼓起來。

秋日會寧縣的田間地頭,處處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會寧縣草灘鎮近年來因地制宜發展紅蔥種植業,紅蔥種植業逐漸成為全鎮的主導產業。「紅蔥是旱地作物,與玉公尺種植相比,水費、化肥、人工投資少,**還免費提供蔥苗,一年收成可觀。」正忙著收割紅蔥的村民段玉銳告訴記者。

在會寧縣中川鎮高陵村的會寧縣祥澤小雜糧農民專業合作社穀子種植基地,千畝梯田穀穗沉垂、隨風搖曳。

會寧縣祥澤小雜糧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基地+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實行「小雜糧」訂單種植、訂單收購,讓群眾從種到收再到售無後顧之憂。隨著合作社的發展壯大,也有效帶動了村民就近就地就業。「在基地打工一年能掙3萬多元,還能照顧家裡。」高陵村村民張紅芳說。

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如今,特色產業種植已經成為會寧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路子。

文明之花開起來。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會寧縣河畔鎮利用「河畔好聲音」快手平台,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為廣大農民解答「三農」問題,展開「培育家風民風鄉風」講座,討論移風易俗問題,化解矛盾糾紛,教育引導廣大村民摒棄陋習陋俗,讓文明的種子在村民心中扎根發芽。

會寧縣韓家集鎮今年被表彰為第十六批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各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紅白喜事、矛盾調處、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及道德教育等工作,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健康的良好風尚。」韓家集鎮黨委書記王彥齊說。

在會寧縣郭城驛鎮馱營村的「巾幗家美積分超市」裡,記者見到了正在兌換積分的陳建花。「在村里參加了3年的公益性活動,用積攢的積分兌換了好幾次禮品。」陳建花說。據了解,會寧縣目前共建成「巾幗家美積分超市」61家,累計兌換物品26068件,累計受益農戶19860戶,總價值達68萬元。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會寧縣近年來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將鄉村治理與文明建立工作深度融合、相互轉化,形成了有形有實有魂的文明鄉風實踐。

以文化“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

在當今社會,文化 軟實力 已經成為了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文化 軟實力 更是在推動鄉村經濟 社會 文化等多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報告旨在 如何通過提公升文化 軟實力 來促進鄉村振興。一 文化 軟實力 的內涵。文化 軟實力 是指乙個國家或地區在文化領域所具有的吸引力 影...

深入鄉村看振興,走進一線看發展

2023年7月15日,公共管理學院 時代先鋒 鄉村調研隊在卜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位於焦作市武陟縣西陶鎮的西滑封及周邊幾個村子進行實地調研。7月16日,調研隊走進了東白水村,對該村的鄉村振興成果及經驗進行調研訪談,我們對東白水村的居民進行了深入的訪談。東白水村位於武陟縣西部,村耕地面積1196畝,下設4個...

「水韻嘉善」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近年來,嘉善以 治水 為龍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還水於民 還岸於民,構建了 綠水繞城 綠水繞村 的美景,生態優勢得到鞏固提公升和加速轉化,宜居宜業宜人的水美鄉村初具規模,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生動示範。在嘉善縣姚庄經濟開發區,一張充滿智慧的雨汙管網在地下 織就 依託智慧監管平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