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一帶一路」,真香!

2023-10-18 00:23:16 字數 3610 閱讀 2494

十年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如今,「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這個倡議的目標是促進各國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其中美食作為文明融合的見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美食不僅是人們口腹之慾的滿足,也是不同文化之間的橋梁,它能夠打破語言、地域和文化的障礙,讓陌生的人們彼此了解。從古絲綢之路的開啟開始,美食就成為各國民間交往的重要紐帶。

世界上有超過1000個不同的蘋果品種,其中中國選育的品種就有近400個。而蘋果與中國的緣分要追溯到新疆的一片野果林,這裡生長著栽培蘋果的祖先——新疆野蘋果。它的種子沿著古絲綢之路向西傳播,與歐洲的蘋果品種結合後,逐漸演化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栽培蘋果。這些蘋果後來「旅行」到美洲,經過漫長的培育過程,成為了我們現在所吃到的蘋果。

100多年前,現代蘋果從美國傳到中國,經過繁衍和演變,變得香甜可口,成為中國的一種特色水果。中國培育現代蘋果的時間雖然不算長,但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其產量佔據全球的一半以上。中國的蘋果也出口到58個國家和地區,其品牌如山東棲霞蘋果、雲南昭通蘋果等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和「中老鐵路」向世界傳遞著甘甜鮮爽的味道。

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水果班列的開通,也為中國的水果出口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如鱷梨、芒果、榴蓮、車厘子等,豐富了中國人的味蕾體驗,傳遞著世界各地的甜美情誼。除了蘋果,還有一種食品可以說是罐頭的代表,它有著豐富的風味和曆史。罐頭起源於19世紀初期的歐洲,隨後傳入了中國。

當珠三角獨有的鮮活鯪魚與陽江的鮮香豆豉在罐頭裡相遇時,世界上第一罐豆豉鯪魚罐頭誕生了。據說,這個配方至今仍然保持著百年前的秘製,保留著早期的風味。相比西方國家,中國的罐頭工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中國的罐頭產品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中國的罐頭產業在技術和品質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推出了豐富多樣的罐頭食品,還注重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

如今,罐頭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不僅方便攜帶和儲存,還能夠保持食材的新鮮和風味。總結: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其中美食作為文明融合的重要見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蘋果和罐頭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食品形式,它們都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傳遞著世界各地的美味和文化。

這也提醒我們,無論是美食還是其他領域,共建「一帶一路」需要各國之間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只有通過合作,我們才能夠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是否有嘗試過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美食?它們是否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和體驗!經過多年的發展,罐頭成為了現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罐頭不僅可以擴充套件食材的使用範圍,也可以方便快捷地儲存季節性食材,使得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享受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國雖然是罐頭製造大國,但人均年消費量僅有5.5公斤,與歐美國家的20公斤以上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公升空間。因此,中國大量出口蔬菜類罐頭和水果類罐頭到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俄羅斯、沙地阿拉伯、葉門等多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家。

福建省成為了罐頭產量和出口量的「雙料冠軍」,每年產出近300萬噸罐頭,出口量可以滿足歐美國家1900萬人一年的需求。從食材角度來看,大蒜是中國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之一,也是全球栽培較廣的蔬菜品種之一。中國大蒜種植面積每年穩定在1000-1200萬畝之間,年產量約1500萬噸,近200萬噸鮮蒜頭出口到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山東金鄉縣的金鄉大蒜以皮薄肉厚、汁鮮味濃而名揚海內外,在70萬畝的種植面積中年均產量保持在80萬噸。由於地理氣候和飲食習慣的影響,東南亞客戶青睞保鮮大蒜,而歐美客戶則更偏愛蒜片、蒜粉等。在金鄉,有超過4萬名「大蒜經紀人」為農戶們提供服務,他們穿梭於國內外的大蒜市場,將金鄉大蒜「出海」的生意做得熱火朝天。

大蒜的出口不僅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也連線了現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各個國家,成為了人類食品儲藏室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綠色環保的需求不斷增長,罐頭和大蒜的市場前景也將越來越廣闊,值得我們深入**和思考。「一帶一路」不僅帶來了經濟合作和互聯互通的機遇,也在悄悄改變著世界的飲食文化。

在這條重要的國際合作通道上,中國人的廚房也變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是乙個擁有悠久飲食文化的國家,而「一帶一路」則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從中國的廚房走出去的美食,不僅為世界帶來了更多的精彩元素,也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想象一下,在中國的廚房裡,大廚們正在準備一道道美味的菜餚。

這些菜餚不僅匯集了中國各地的風味,還融入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特色。比如,中國的麻辣火鍋,就吸收了印度的咖哩風味,成為了一道獨特而美味的跨文化菜品。除了菜餚的味道,餐桌上的食材也逐漸多樣化。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水果、蔬菜、調味品等食材進入了中國人的廚房。比如,來自東南亞的榴蓮、泰國的香公尺、土耳其的調味品等,都成為了中國人日常飲食中的常客。

與此同時,中國的烹飪技藝也在「一帶一路」合作中得到了傳承和發展。在與沿線國家的交流中,中國的廚師們學習了不同地區的烹飪技巧和食材搭配方法,使得中國的烹飪文化更加豐富多樣。除了傳統的烹飪技藝之外,中國的廚師們也在創新中尋找突破。他們將西方的烹飪理念與中國的傳統菜餚相結合,創造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美食。

比如,中國的蛋糕師傅們通過學習法式甜點的技藝,創作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的蛋糕,既保留了傳統的風味,又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口味。「一帶一路」不僅改變了中國的飲食文化,也讓世界各國的人們更加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前來中國品嚐正宗的中餐,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國外開設中餐館。

這種文化交流不僅促進了經濟合作,也豐富了人們的飲食選擇,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加了解和尊重彼此的飲食文化。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裡,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是必然的趨勢。通過「一帶一路」的橋梁,中國人的廚房與世界的餐桌連線在了一起,彼此分享著各種美食的故事和味道。總而言之,從「一帶一路」走進中國人的廚房,不僅是一次味覺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國際合作的推動下得以傳播和發展,為世界飲食文化增添了更多的精彩元素。讓我們一起品味這道美食之旅,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思考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中,我們如何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又如何與其他飲食文化和諧共存。

「一帶一路」鋪就幸福路

十年前,中國提出共建 一帶一路 倡議,為世界描繪了互聯互通 合作共贏的巨集偉藍圖。十年來,共建 一帶一路 推動各國共享機遇 共謀發展 共同繁榮,鋪就出一條幸福之路。第三屆 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只要各方攜手同心 行而不輟,就能不斷戰勝各種風...

「一帶一路」空間更為廣闊

作者 周密 商務部國際 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一帶一路 倡議作為新時代全球最重要的發展合作平台和空間之一,為發展階段 資源要素和產業基礎各異的經濟體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平台,注入了合作謀發展的堅定信心。十年來,一帶一路 倡議獲得廣大國家和眾多國際組織的關注和積極參與。一帶一路 成績斐然。十年來,共建 一...

「一帶一路」幸福密碼丨記錄在畫板上的「綠色足跡」

哈薩克的廣袤大地上,一排排風機暢快轉動,為當地居民源源不斷地送去綠色平價電力。在共建 一帶一路 框架下,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在哈投資新能源領域。截至2022年底,中企在哈參建的可再生能源專案 機容量已超過1000兆瓦。助力阿根廷能源轉型的高查瑞光伏電站專案 能讓長頸鹿 昂首通行 的肯亞蒙內鐵路 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