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 幸福路 友誼橋 中老「一帶一路」專案惠寮國民生

2023-10-17 17:28:15 字數 1347 閱讀 9517

新華社永珍10月17日電 通訊:幸福路、友誼橋——中老「一帶一路」專案惠寮國民生。

新華社記者趙旭 馬淮釗。

願中老友誼萬古長青,代代相傳!」當受訪者談及對中老關係的期待,這是最常聽到的一句祝福。話語樸實,回音悠遠。

從中老鐵路乘客和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長,到產業扶貧推動寮國工業化程序,再到援建瑪霍索綜合醫院提公升當地醫療水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中老合作碩果累累。

作為中老共建「一帶一路」標桿專案,中老鐵路自2023年12月開通以來持續為兩國人民帶來便利,書寫了共建「一帶一路」佳話。

中老鐵路極大便利了我們的生活!」30歲的東佔·佩馬拉對記者說。他家在寮國北部琅南塔省,距離首都永珍300多公里。中老鐵路開通前,他前往永珍需近一天時間,而現在坐火車最快三個多小時即可抵達。「這在之前是無法想象的。」

老中鐵路***副總經理阿農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今年9月中旬,中老鐵路(寮國段)累計傳送旅客319.76萬人次、貨物538.19萬噸,服務過來自約50個國家的乘客。「我直觀感受到,中老鐵路開通給寮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今年9月,中國駐寮國大使館舉辦「我與中老鐵路」為主題的短**大賽,短短兩周收到近百個參賽作品,其中乙個作品說:「中老鐵路的開通,讓寮國人民感受到了時代發展的力量。」

亞鉀國際寮國鉀肥生產基地坐落在寮國南部甘蒙省。作為中老兩國產能與投資合作重點專案,該基地藉鑑中國經驗,向寮國方面提出產業園與扶貧相結合的發展思路。

寮國人高峰曾在中國留學工作多年,2023年他回到家鄉參與產業扶貧專案。高峰和同事希望幫助生產基地附近的村民種植蔬菜和多季農作物,但建設蔬菜示範地涉及土地規劃,村民不易接受。不過,在他們為村民修橋、建學校後,當地的變化讓產業扶貧專案逐漸贏得了村民的心。

通過修建友誼橋,我看到村民的改變,我們去的時候他們發自內心地微笑,熱情地打招呼。」高峰感慨地說。

依託產業扶貧專案,村民陶給奧的幾個孩子都有了新工作,有的在實驗室工作,有的在礦區工作,有的是現代農業園的技術員。「孩子們每月拿到的工資都不少,我在農忙之餘還經營了乙個小賣部,我為這種變化感到高興。」陶給奧說。

在永珍,中國援寮國瑪霍索綜合醫院在湄公河畔拔地而起。嶄新的大樓和現代化的設施裝置,見證了兩國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友好合作。「患者都稱讚新大樓乾淨美觀,就診也更加便利。」該院醫生喬坡西·賽雅森說。

作為中國援建寮國的標誌性民生專案之一,瑪霍索綜合醫院專案一期工程2023年11月順利完工並移交老方使用。專案技術組組長王志剛說,預計二期工程今年年底完成。

寮國北部琅勃拉邦省香恩縣博喔村,一間間紅頂白牆的房屋整齊排列著,這是老中鐵路***為受鐵路建設影響的居民新建的安居村。記者看到,依山而建的新村道路整齊,路旁安裝著太陽能路燈。

村子好了,年輕人開始回流,村里學校教室慢慢會坐滿的!」博喔村村長宋蓬·頌彭帕對記者說。

*:新華網。

「一帶一路」鋪就幸福路

十年前,中國提出共建 一帶一路 倡議,為世界描繪了互聯互通 合作共贏的巨集偉藍圖。十年來,共建 一帶一路 推動各國共享機遇 共謀發展 共同繁榮,鋪就出一條幸福之路。第三屆 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只要各方攜手同心 行而不輟,就能不斷戰勝各種風...

梅洛尼表態退出一帶一路,中英友誼更進一步

義大利或將退出中意 一帶一路 專案,成為g7國家中唯一乙個這樣做的國家。雖然羅馬方面還未確定是否退出,但根據綜合訊息人士和義大利 的報道,退出的可能性 接近無限大 外界普遍認為,這與美國議長麥卡錫的施壓不無關係。義大利政要公開表示,參與 一帶一路 專案並未給義大利帶來多少好處,這被一些人理解為藉口,...

「一帶一路」空間更為廣闊

作者 周密 商務部國際 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一帶一路 倡議作為新時代全球最重要的發展合作平台和空間之一,為發展階段 資源要素和產業基礎各異的經濟體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平台,注入了合作謀發展的堅定信心。十年來,一帶一路 倡議獲得廣大國家和眾多國際組織的關注和積極參與。一帶一路 成績斐然。十年來,共建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