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不应空谈改革

2023-11-03 01:19:32 字數 1490 閱讀 3124

【教育教学,不应空谈改革】

层出不穷,目不暇接的“教学改革”——理念,观念,方式,是否也应该用这种逆向思维重新审视?

一、 为什么越“改”越糟糕?因为,很多提法、做法,是违背教育固有的规律地,而且不是**于基础教育的一线实践的!

比如,“课程资源建设”是大中专学校《课程论》的内容,却移植入新课标了;提倡“大单元教学”,听了“专家”“名师”的解读,也叫教学内容的重组整合,甚至也可以做专题内容的设计和教学……那么课本原有的单元设置,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普通教师有怎么区分这个大单元和小单元呢!还有,提倡“大概念教学”、“大任务群教学”等等,究其实,都是高校教师或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个人的课题研究成果罢,作为科研成果存在是可以的合理的,但是作为教学的纲要和标准,生硬地塞进新课标里,这未必是符合中小学教学一线实际的呢!

二、 为什么越“改”,老师越疲于奔命?因为,要改的东西太多了,要做的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领导和“专家”“名师”们提不出来的。

每位新晋位的领导,特别是分管教育教学的,不提些新政,何以见得与前任不同,何来新的政绩呢?尤其是非教育教学一线上来的,更怕别人说自己不懂教育——啥也不是呢!

自古以来,教育专家是行业的引领人,教学名师是一线课堂上的实力派教学能手,都是师德操守、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都很了得的,是较大区域范围内,业界同行公认的行家里手——他们是从一线实践摸爬滚打上来的,而且,还在一线实践者呢。

新时期从“创强”开始,本意是为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以“评选”的方式“生成”专家和名师了。遗憾的是,后来,部分人为了能成“家”能出“名”,能“评”上来,于是弃教育经典不读,置教育教规律而不顾,无视自己是否还在一线,是否仍在用心做着教育和教学,而是别出心裁的提出个人的“理论”或“理念”。于是乎,所谓的“理念”啊,就开始纷乱繁杂了。这些,一旦被“崇拜”了,一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的推广,教育特别是教学,要改革的活,那就是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了。教育教学成为副业,也就见怪不怪!教师的主要职能,也不再是“传道受业解惑”了!

三、为什么越来越“觉得”要改的东西,会已经是越来越多?因为,过去是懂教育的人在做教育,在一线教书育人的领导者和老师,在凭良心做教育,而且他们几乎都是遵循千百年来社会公认的教育家的经典和理念在做教育。而非2023年新课标制定以来的,2011(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年(义务教育)修订以来,一下子就把2500多年来从孔夫子等圣贤开办私学授徒以来,历经教育史大浪淘沙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传统理念、传统模式——一夜之间,就被20几年的大鸣大放的新课标引发的教改,视为洪水猛兽般的“顽疾”和“毒害”了。

现在,没几个人倡导学习研讨公认的教育家经典,无谁敢公开倡导多研究一下经得起考验的“传统”,少谈一些无厘头的使教师疲于奔命的“教改”!为什么?逢会、逢文不大谈特谈教改,那是犯政治和业务错的,也是保守而不赶潮流的人,更怕被人认为是无业务水平的人呢!于是,就喜好以滔滔大谈“教改”为光荣,以窃窃微言“传统”为羞耻了。大凡脱离一线的行政部门领导或沽名钓誉的“专家”、“名师”们的“理念”、“思想”、“经验”,未必不是歪嘴和尚唱经——越唱越歪呢!

一线老师啊,绝大多数都怀疑人生了,怀疑已经没能适应做教育了,无资格做教师了。难怪河南刚入职一年的女教师,宁愿选择了结生命。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培育教学成果

如何培育教学成果,实际上是怎样落实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当然也不乏各种培育策略和技术。从广东省深圳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经历看,我们始终坚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培育教学成果。教学成果主要表现为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模型,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只有教学理论没有教学实践,不能称...

钱学森 我们的教育要改革

钱学森。年月日 年月日。年月日,钱老,这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巨人,停息了他那高倍运转的大脑,安详辞世。钱老走了,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更宽更广的科学道路和更多更复杂的科学难题,等着我们去继承,去攻克。钱老走了,他的精神不会走,他的智慧不会走。尤其是他那最后的一问,还等着我们整个民...

教师交流轮岗,教育改革的科学机制与三种流动路径

一 引言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是一种旨在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改革策略。通过鼓励教师在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之间进行流动,分享教学经验与资源,这种制度可以极大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将从教师交流轮岗的作用 科学机制以及三种流动路径三个方面,这一教育改革策略的实现方式与作用。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