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品鉴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2023-11-02 10:33:54 字數 1348 閱讀 4672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唐朝诗人王昌龄作的一首送别诗。虽然诗的主题是送别,但其实写的却是诗人的内心世界。

它描绘了在寒冷的夜晚,雨水连绵不断,江水汹涌澎湃。

夜晚是没有色彩的,只有黑、白以及灰色。这种景象会让人感到孤独,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这样的场景很像水墨山水画,只是这幅画却很压抑和凄凉。正合送别的心情。

楚山孤”更多的是诗人内心情绪的投影,虽然是写景,但更多的是表达内心的孤独感。在朋友面前,也正可以表达出和朋友分别的惋惜之情。

王昌龄在洛阳也有亲友,因为朋友要前往洛阳,诗人就请他给远方友人捎去一些问候的话。一般来说,这样的话无非是“我很平安”,“请亲朋放心”之类。

而王昌龄的口信却很特别:“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话并不是问候性的,而是一种表白,而且还加上了“如相问”三字,这就更耐人寻味了。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昌龄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诗中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对比,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浑然天成而又余韵无穷。

人生总会经历一些离别和分别。当送别亲人或朋友时,人们心中自然充满思念和不舍。然而,离别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我们不能一直依赖他们,而是要学会独立和坚强。正如诗人所说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我们要保持自己的冷静和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人生就像一条江水,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波涛汹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保持自己的冷静和坚强,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只要我们保持自己的内心坚定和执着,就会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唐诗品鉴《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我们从小学时就背熟的一首唐诗。唐代河中府的一处高阜上有一座鹳雀楼,这座三层高楼自古以来便是登临胜地。唐代诗人纷纷在此题咏,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篇。而 登鹳雀楼 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首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仿佛看到了一轮红日缓缓沉入连绵起伏的群山...

唐诗品鉴 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朝诗人孟浩然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李白 杜甫这样的唐诗大家是他的好友。做过 的张九龄很赏识他。但是孟浩然一生也没有做过官。因此他的诗主要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春晓 就是这样的一首小诗。一开始读的时候让人觉得平淡无奇,但是反复诵读,就又会觉得诗中别有天地...

唐代诗人李白的一生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曲折和磨难。然而,正是这些经历,使得李白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之作。李白出生于一个商人之家,自幼聪明过人,少年时期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天赋。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和豪迈,表达了对人生 自由和自然的热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