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驾科技论丨何小鹏和余承东,有什么可吵的?

2023-11-15 16:55:31 字數 5361 閱讀 3125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飞速增长,汽车产业也迎来了一轮新科技大爆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车企领导们整天抛概念,汽车工程师们长期996。然而,当技术传递到汽车消费者这里,就只剩下了配置和功能了。

然而,由于软件时代的技术越来越抽象,新技术迭代速度过快,导致不少普通汽车消费者或汽车发烧友虽然仍对汽车技术感兴趣,但脑力仍倒在了极高的认知门槛下。

有驾特推出《汽车科技论》栏目,为普通人“踏平”汽车技术认知门槛。本文为栏目第1篇,带大家看懂aeb。

不打了!持续一周多的“aeb嘴战”烟火渐熄。

时间倒回到11月初,一篇采访文章的发布直接让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架火上了。

据该文称,何小鹏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友商”很多大定用户愿为aeb买单时直言,“我认为 99%是假的,它就是造假”“它的aeb根本不能开,路上误刹车太多了

行业人士都知道,这家“友商”就是华为全栈智能化技术赋能的问界。

第二天,得知对方如此“挑衅”的余承东拍手机而起,若不应战岂能对得起“余大嘴”的江湖名号?他直接朋友圈阴阳一波:“有车企一把手”连aeb是什么都没搞懂,“有的车企”整天忙着做智能驾驶,但aeb基本功能都没做

这一来一回,火药味十足。不少“热心群众”搬好板凳,准备吃瓜。不出群众们所料,小鹏、问界嘴战继续,多家**纷纷站队,不少业内人士也参与讨论,热度一天比一天高。

没想到,这一吵就是一周。一周之后,何小鹏一篇微博为此次争论盖棺定论。他表示,已经跟余承东小窗私聊,误会解除。

微博一发,热度直接冲向冰点。这时候,可能有些人才回味过来:吃了一周瓜了,这俩“网红”到底搁这儿吵啥呢?对,是aeb。那aeb又是啥?有啥值得这么吵的?

没关系,有驾这就为您解答。

aeb,是“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的缩写,中文名叫“自动紧急刹车系统”。

光看aeb的中文名,估计您也能懂个大概了。简单来说,就是在您开车途中遇前方有紧急情况时,它能帮您踩刹车

经常开车的老司机肯定都遇到过路上走神儿的时候,每每回想起来都还心有余悸。aeb就是为了防止司机在这种情况下撞到前方障碍物而准备的。

欧盟euro ncap此前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即将发生追尾事故时,仅四分之一的司机能做到刹车踩死,但仍有可能因为反应太慢导致碰撞。一半的司机因为刹车踩不死导致撞上,剩下的司机则情急之下刹车都没踩。欧洲人认为,aeb至少能减少38%的追尾事故。

总之,有了aeb,相当一部分碰撞事故就能被避免或减轻。我想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功能真好,给我配上!”

有好的功能能装在车上,车企和消费者当然都愿意要。但aeb功能的实现,需要增加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两种硬件,还需要一套极其复杂的软件算法。

总之,想要aeb可以,就三个字——“得加钱”。

绝大多数不那么富裕的人看到这三个字,也就只有两个字回复——“没钱”。

在这一背景下,想要让aeb普及,光靠车企和消费者自觉就不太现实了。为了推动aeb的普及,欧盟euro ncap在2023年就宣布要在两年后将aeb放在车辆安全评分体系。2023年,美国人说“我跟”。

2023年6月,美国已经要求所有乘用车和商用车标配aeb功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大力推行aeb功能在汽车上标配。截至目前,全球已有数十家车企承诺为旗下车型标配该功能。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于aeb的配置要求无法向欧美看齐。但中国也在积极推进这项功能的普及。2023年,中国将aeb纳入汽车安全评分体系。截至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aeb配置率已经接近一半,而新能源汽车的配置率更是达到了55.8%,超过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有一个疑惑:就这样一个存在了十余年,看起来极其简单,早已大规模普及的功能,现在有什么好吵的?

您接着往下看就明白了。

相较于当下一堆花里胡哨的功能,aeb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启动这项功能拢共只需要三步,用专业术语叫“感知——决策——执行”。

用“人话”说就是:先用(摄像头)看、(雷达)触摸来感受下前面的障碍是啥和有多远;第二步,(车载电脑ecu)决定下要不要刹车,刹到啥程度度;第三步,车自己给自己刹了

功能简单,逻辑清晰。地球人给自动驾驶都整出来,就个自动刹车整了十好几年没整明白?

您真别说,还就真没整明白。

早在2023年,拥有aeb功能的特斯拉撞上垂直方向行驶过来的白色卡车,导致车内人员丧生。即便是到了2023年,搭载aeb功能的智能汽车行驶中撞人、撞车、撞护栏、撞树等情况屡有发生,不少事故中都出现了人员死亡的情况。

不是有aeb功能吗?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不是越来越先进了吗?怎么就撞了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aeb放弃工作了。让aeb放弃工作的原因有很多。出于安全层面的考虑,即便搭载了aeb功能的车辆,99%也被车企将启用速度限制在60km/h以下。

速度对于aeb的影响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一方面,高速行驶将极大考验aeb功能的反应速度。比如,一道平时十分钟做出来的数学题突然让您一分钟内完成,可能就会算错。

另一方面,高速行驶中如若出现aeb误触发带来的危险将极大。比如,当您的车和后车都在以100km/h左右的速度行驶,然后您的车突然莫名其妙刹停了,后车很难及时做出反应。

当然,速度只是影响aeb功能多种因素之一。

上文有提到,aeb功能需要用到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的敏感度相当高,极容易被金属等材料干扰。如果将敏感度调低,这种雷达就没法识别到人、自行车或更小尺寸障碍物。与此同时,毫米波雷达一般布置在车辆较低的位置,容易被泥沙等遮挡。

支持aeb工作的另一种传感器是摄像头。摄像头类似人眼,也可能因雨、雪、雾、光线较暗、光源直射或碰撞物与环境颜色接近的情况下看不清楚。

两种传感器本来就有各自独特的bug,如果再把两种传感器所感知到的东西进行结合,那就bug更多了。

不论是选择将两种传感器都采集到的信息作为判断依据,还是选择将单一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作为判断依据,结果都有点可怕。前者就像个近视,经常这也识别不了,那也识别不了;后者则容易导致车辆在路上抽风似的乱刹车。

总之,aeb的特点就是,逻辑简单,装配容易,做好极难。

那到底该如何做好?这不,关于这个问题,小鹏汽车和华为就“打”起来了。

近期,不少**近也做了aeb测评。**们选择在不同环境、速度下,将车辆是否会撞上假车、假人作为判断依据。

面对**在不同速度下测试黑夜、鬼探头、小动物等场景的aeb表现,华为赋能的产品大多得分都“遥遥领先”,而小鹏汽车旗下产品的得分却总是低于预期。

这不就直接证明了华为的aeb比小鹏汽车强吗?还真不能这么武断。

面对质疑,小鹏汽车也直接拉出权威机构背书。该公司发布了p7i车型的euro ncap与c-ncap的双五星认证,并秀出了“遥遥领先”的双ncap标准aeb成绩单。

针对**和权威机构的评分差异,何小鹏也给出了解释。他表示,权威机构“对aeb环境有非常多严格限制”。那些能够在各种**测试中表现出色的车型,都是因为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一些能力。

也就是说,aeb和自动驾驶完全是俩事儿,前者是为了避免或减轻事故,偏被动;后者则是直接替人开车,偏主动。由于目标的不同,办事儿逻辑不同,所以虽然都要用到传感器能力,但两种功能一般都是两个独立团队在做,甚至大部分企业会直接用**商的aeb。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与华为团队沟通,也肯定了何小鹏的判断。虽然aeb和自动驾驶是俩团队在搞,但华为将这两大软件开发团队放在一个部门中,有利于aeb团队利用智能驾驶的强大环境感知传感器信息来增加功能适用场景。

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不是也挺强大吗?为什么把智能驾驶的一些能力下放给aeb。何小鹏给出的解释是,他们更看重aeb功能的稳定性,为了避免突然刹车带来的风险,要保证几十亿分之一的误触发率。

aeb的设计目的并非防止碰撞。它最多只能通过尝试降低行驶速度来最大限度减少正面碰撞的冲击。**们根据车辆能否撞上障碍物来判断aeb系统表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日常aeb触发的实际工况和条件,会复杂的多。

换句话说,撞到障碍物的车辆,也有可能已经识别到障碍物,并进行了减速。更早识别到障碍物并总是撞不上的车辆,也有可能在日常更频繁地出现“幽灵刹车”现象。后一种情况很难直观展示。

所以,从目前的信息,还没法判定小鹏汽车和华为的aeb强弱。前者选择率先在权威标准下把功能做到体验最优,努力避免“误触发”;后者则探索在权威标准要求之外覆盖更多场景,尽量减少“漏触发”。

一个要让功能更稳定,一个要让功能更全面,方向不同罢了。

虽然小鹏汽车和华为的aeb优劣之争难有定论。但对于整个汽车行业和消费者来说,这场以两家头部智能汽车公司为核心的aeb争论仍有巨大意义。

如果没有这场争论,很多消费者可能还搞不懂这项极少会被触发的汽车安全功能,很多车企也缺乏对于这项功能的重视。

经历过一轮争论之后,消费者将越来越理解“幽灵刹车”背后的原因,车企们也了解到了同行在aeb功能方面做到了怎样的水准。那些仍不敢碰该功能,只是寄希望于**商的优化和升级的车企也会重新考量这一功能的开发方向。

据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已经推出了让车“想撞都撞不上的”的“静态aeb”。华为则在此前的心m7上市发布会上宣布,已经落地了覆盖“前后左右”的全向防碰撞系统。

希望汽车行业里有越来越多类似的争论,能让消费者越来越了解智能汽车,也能让整个行业越来越努力提升。

文丨张宇喆。

编辑丨王歆。

出品丨有驾报道。

智能驾驶大论战!余承东炮轰何小鹏不懂AEB

日前,车叔从相关渠道获悉,最近围绕aeb功能的适用及特点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事件起因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认为aeb在触发时,大部分情况下的速度应该是在公里每小时以内,其认为如果速度过高,一旦误刹车,对用户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惊吓,这是根本无法接受的。不过华为常务董事 终端bg ceo 智能...

和好吧,何小鹏和余承东!

这几天,两个汽车界的大佬,站在手机里对骂上热搜,还挺有意思的。原来是为 aeb 这个事在对怼,我看了过程,还挺得无聊的。像两个娃在争吵,我这个钓鱼技术比你的强,我的可以钓锦锂,你的只可以钓小虾。其实,他们俩都进汽车行业几年,aeb 比他们都年长,在汽车岁月里。aeb 早已不是新鲜的词,在他们之前人家...

何小鹏称问界AEB造假 余承东 有车企一把手缺乏最基本认知

快科技月日消息,日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公然表示称 友商 问界 的aeb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的 这一炸裂的观点瞬间引发了网络的关注。就在昨天,问界发布了新一轮的ota重磅升级,不依赖高精地图,全国高速 高架和环路的nca都能开了,余承东在朋友圈分享时就何小鹏的aeb论调进行了回应。余承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