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 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

2023-11-28 15:05:03 字數 1379 閱讀 7055

北京**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据中国人民银行11月2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清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上表示,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是落实**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关于中国经济形势,潘功胜介绍,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展望未来,中国拥有创新能力强、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以及人力资源丰富且质量高等优势,加上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相信2023年及以后中国经济将保持健康、可持续增长。

货币政策方面,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利率(lpr)等市场利率下行等,上述举措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关于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潘功胜介绍,人民银行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两周前,中国人民银行向万事网联公司核发了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中国人民银行也有定期与金融机构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工作机制。

此外,人民银行稳慎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中国a股和国债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等全球主流指数。目前,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近几年年均增速约为30%。积极顺应国际投资者的需求,为直接投资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便利。“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平稳高效运行,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渠道。香港在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连接内地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桥梁。

潘功胜说,人民币在国际**和金融交易中获得广泛使用。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稳步增强。总的来看,人民币已初步具备了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为境内外主体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货币选择,有利于为跨境**和投融资活动提供便利、降低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全球治理平台和机制,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政策协调,同时积极开展双边金融合作。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践行多边主义,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大国央行担当。

潘功胜表示,香港是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高度开放的商业环境、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巨大的人才优势、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国际化的金融监管体系。香港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还是亚洲最大的资产管理中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以及第二大对冲私募**枢纽。中国人民银行坚定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我们将不断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体系,强化香港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打造亚太地区金融科技枢纽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我们坚定支持香港的金融稳定。”潘功胜表示。

广发银行 加大金融服务供给,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更是实现实体经济高速发展的 助燃剂 近年来,广发银行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供给,着力解决民营企业 急难愁盼 问题,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呈现 量增 面扩 质提 价降 特点。截至年月末,广发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亿元。宁波,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工业城市,经济外向度高,...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服务模式有了什么新探索?

在市场与政策的互动中,蕴含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特殊规律,值得我们回顾和思考。这个时期有三个阶段 一 触底 阶段。年下半年到年,这一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在国内政策的反复调整中,显现出 触底 的形态。年房地产市场全面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出台 国十三条 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之际,对商业银行如何承担风险呢?

近些年金融业对外开放也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表现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规模迅速增长,进入的层次更深 范围更广 速度不断加快。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在享受外资给其经济金融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使本国金融体系风险不断积聚,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 社会融资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