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笔记47 丁元英对冯世杰“最为严肃与严厉的一次警告”

2023-11-01 16:28:31 字數 5012 閱讀 4766

上辑讲到“芮小丹的‘买车’以及欧阳雪反馈‘她所听到反馈的刘冰的问题’”,其间突发奇想的延伸了一下“白嫖”话题,但结果挺有意思

该篇推荐量及阅读率竟创了近期新高,但互动率却创了“新低”。

但细想并不意外,因为:

头条本就是“白嫖平台的鼻祖”,甚至它不仅让你白嫖,还“倒贴钱”鼓励你白嫖。但其实在这些“白嫖”的表象下,它却获取了更大的利益,说白了即“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且还让对手无路可走”,你说这“倒贴钱式促白嫖”何其厉害?

互动率低或是因为“触到了一些友友不想直面的痛处”,在此就不展开了,但只提一点:认清自己方为进步之始,直面与接受不仅是勇气,更是智慧;而逃避与抵触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好了,话不多说,进入本期主题——**英对冯世杰的唯一一次“严肃警告”。

冬天是农闲季节,但是王庙村这个冬天却没有闲着,最直观的景象是:蹲在墙根下晒太阳的人少了。

——这是用“反差对比”暗喻“王庙村的变化”。借此可延伸一点“题外话”:国家为何要加紧“城市化”?因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且低效并有大量富裕劳动力,如若将这些富裕劳动力调动起来产生更大价值,则经济必将实现更为快速高效的发展,且可借势升级现代化农业,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一举多得。

所以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应相信与支持国家战略与顶层设计,这些确实是“大智慧与大格局”。正如巴菲特最近说的那句名言:“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而成功。真想做空“一国”的唯有“他国”,因为这符合“他国利益”,所以背后深意实际是:“一国”的“被做空”有利于“他国”利益,因此又怎能指望“他国”来带你过上所期待的更好生活呢?

所以那些整日传播国家负能量的同胞,不是傻、就是坏。但这并不是说“现实没有问题”,而是“问题永远存在”。你可静下来扪心自问:你见过完美的人吗?若有,一定因为接触不多,若深度接触,“完美”几乎不可能,只要想想“结婚前的热恋情侣们”即可恍然大悟。

冯世杰也敞着怀,脸上被煤烟熏得黢黑。趁炉子里暂时不需要加料的工夫,他把柳条筐往**英和欧阳雪旁边扣着一扔,一屁股坐下随口说:“我的天,累死我了!丁哥,大冷的天你怎么来了?本来我们几个都说好了晚上要到你那儿去呢。也没啥要紧的事,就是想过去跟你聊聊。”

*英停顿了一下,所问非所答地说:“累死了,你死了吗?”

冯世杰一愣,讪讪一笑说:“嘿嘿,哪能真死呢。”

*英说:“以后不许说‘累死我了’这句话,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说,就是你真的快累死了,还剩最后一口气。但是有个条件,说完就得死,不死不行。”

为何冯世杰这句“无关紧要且无意识之言”会被**英如此“严肃回怼”?恰恰因为这话背后所展现出的“深层内涵”:

为什么守着**英与欧阳雪说“累死我了”?如果对方是王庙村村民、叶晓明、刘冰或其他无关紧要之人,他会说吗?大概率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没有意义与价值”,所以冯世杰的这句无心之言恰好反映出“他潜意识里认为-对他们说这句话有价值”

这句话的“邀功意味”是极浓厚的,但这类话大多出现在“下级对上级的语境中”,而上级即便再累也很难对下级表达“可累死我了”。所以这反映出“冯把**英与欧阳雪当成了上级”,就像“员工对老板一般”,可一旦有了这心思即代表着“他认为这并不是完全给自己干的,更多是给‘老板’干的”,这才是真正大问题

所以明察秋毫如**英当然听出了他隐藏的话外音,且这还是他“下意识的无心之言”;更重要的是:冯世杰属于众人中最务实的了,连他都有这种认知,其他人自不必说,必然更重。因此丁恰好“借题发挥”的向所有人亮明了态度:这事是给你们自己干的,累死累活都是自己的选择,有好处也是自己的,给自己干就没资格抱怨。就像创业者一样,你既然选择了走上创业之路,就没资格抱怨,员工可以,你不可以。

谁都没想到**英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都愣住了。刘冰看了看**英,犹豫再三还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丁哥,你比资本家还狠哪!”

周国正的媳妇接了一句:“刘主任,怎么跟丁哥说话哪?”

一个端勺的小伙子笑嘻嘻地说:“刘主任晕了,这关人家丁哥啥事?”

——刘冰此言是为“化解一下尴尬气氛”,其实越看越发觉刘冰这人本质真不坏,只不过“深陷弱势文化的陷阱而不自知”罢了我们在看他笑话的同时更应反思:他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自救”?因为刘冰其实代表的正是“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比如我。更值得注意的是“周国正媳妇与一个连名都没有的端勺小伙子对刘冰的称呼-刘主任”,可见刘冰发名片这事已经搞得“人尽皆知”,甚至连“对他知根知底的王庙村民”都知道了,要知道“王庙村是相对闭塞的”,刘冰更不可能在村里“发名片”,所以是“谁”传出来的?又是怎样“描述的”?细想极有意思。

**英说:“想干成点事就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了,别把自己太当人了。就这点规律而言,天下乌鸦一般黑。”

冯世杰点点头说:“丁哥,我懂了。”

“别把别人不当人”即尊重、平等,别看不起人,别自认为高人一等,别因别人现在处于低谷就低看几眼。别忘了马首富的那句名言:“今日对我爱搭不理,明日让你高攀不起。”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会“烧冷灶”,就像有位投资大师说道:“机会都是跌出来的。”“别把自己太当人”即戒骄戒躁、更要戒自负。因为曾国藩公曾讲过:“古今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古今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傲”了自然就会“怠惰”,怠惰叠加傲慢,不败真就没天理了。

将二者相叠加则又有两层深层寓意:

没有对比,就没有强弱,所谓“强弱”,不过是对比的结果。何谓“强”,因为有“弱”作对比,就像在没有老虎的山里,猴子是可以称大王的。因此当你自认为“自己强”时,一定是因为“找了比自己弱小的作了参照物”。所以高明的国家与人都深谙“对标”之道,永远“对标一流”,如此则“进无止境”了

无论什么时候,“主观”都应“守弱”,且客观现实“越强”,主观就应“越弱”。换言之即:官越大,就越应更谦虚、低调。此即老子为何如此推崇“柔弱”之根本。

**英这才回到刚才的话题,说:“农户要的文件做好了,我来给他们送文件。欧阳也在这儿,有什么事待会儿到木工房再聊,我先去送文件。”

冯世杰说:“好,呆会儿到木工房碰头。这边再出一炉就收工了,晓明在铁军家下音箱的料,这会儿差不多也该下完了。”

冯世杰和刘冰出来送**英,在门口看见了欧阳雪的新车,刘冰说:“哇,崭新崭新的车呀,还是董事长厉害,说买就买了。”

冯世杰说:“董事长再厉害,也没你刘主任的宝马厉害。”

——不得不说:刘冰“脸皮修为确实即厚”,换成如我这种一般人早就“恼羞成怒”了,而他在如此众多的“冷嘲热讽”之下仍能“泰然自若、我行我素”,这反映出-在他的认知中,他认为自己没错,是对方“境界”不够;或者是“他的收益(有面子)远大于损失(被知情者群嘲)。这实则反映出的是“刘冰的价值观判断”。

其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活在自己的逻辑所编织的大网中:

若个别人不理解自己,“主观”会对自己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若许多人不理解自己,则“主观”又会说-“众人皆醉我独醒”

若绝大多数人不理解自己,那么“主观”就会感叹道-“智慧的人必定是孤独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总之“主观”永远有理由,“逻辑”永远是对的,因为能反驳逻辑的还是逻辑,既然是自己驳倒了自己,胜利的不还是自己?所以唯有“现实”有可能“叫醒”人,因为你可以脱离他人,但若脱离了现实,那么结果唯有“死路一条”。

现实的根本是什么?道、规律、自然、如来…

好了,这期就到这吧。下期主题:

**英的“**细节”知多少?

欢迎持续关注,期待交流共进。

《天道》笔记37 丁元英为何会让韩楚风准备10万“敲门费”?

上辑聊到 英是如何将 变成提款机的 或许由于转入 论道 主题,这一部分的所有对话似乎都开始充满 禅意 起来,有些 意味深长 不易理解但核心永远在 内 不在 外 该 懂 之时即便只是见人 拈花 也能 开悟 时候未到即便 他人掰碎嚼烂送到嘴里 依然无用。与芮小丹分别之后,英正式踏上了 五台山问道 之旅,...

《天道》笔记44 丁元英之《悟》与智玄大师的真“悟”

上辑聊到 韩楚风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层看法以及 英对于现实佛教问题的思考 正所谓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韩楚风之所以能与 英成为知己之交,不仅因为二人段位相似,更因为在底层观点方面基本一致,只不过 英 犀利与直白 而韩楚风则更为 圆融 罢了。作为 凡人中的人杰 二人都能一针见血的看到问题及其深层根源,但一...

《天道》笔记43 韩楚风凭什么成为丁元英的知己?

上辑讲到 英与智玄大师对谈 得救之道 智玄大师的那句 大爱不爱 不仅暗示 英的计划因符合天道能得偿所愿,且也暗含 舍 的机锋 因为 舍得 同样天道法则,既然得了 大爱 那就得舍弃 小爱 如此 失小得大 亦是 大得 所以 英其实并未真正听懂智玄大师的全部深意。但关键其实在于如何看待 死亡 若将死亡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