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这五大行业,曾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如今却为底层

2023-11-29 14:05:42 字數 4498 閱讀 9641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在将自己小时候的景象和现在进行一番对比之后,都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也经过不同的发展时期,在每个特殊的时期,基本上都会出现一些比较吃香的岗位。

在这些岗位当中,有的被人们称为“铁饭碗”,意思是只要吃上了这饭碗,除非是在工作**现了什么问题,给集体造成了损失,不然这辈子就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了。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甚至出现了一些被人们称为“金饭碗”的工作。

相比于普通的“铁饭碗”,这些“金饭碗”只要认真工作,不仅生活能够得到保障,而且一旦当上了,那就是一件令全家人骄傲的事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些曾经的“金饭碗”也逐渐没落,如今这些岗位不仅不再像以前那样吃香,而且还成为了让人干都不愿意干的“底层职业”。

如果说中国人有哪句俗语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那么一定是这句“民以食为天”了。

不论是在哪个时代,粮食对于人们来说都是一等一的大事,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即便是天塌下来,也要保证人民的吃饭问题,因为这是人民的“命脉”。

在上个世纪就有这样的一个职业,那就是粮站的质检员,而他们的任务则是负责检测农民们交的“公粮”质量是否达标。

从某程度上来说,那个时候的粮站质检员,手上可是切切实实的握着农民们的“命脉”的。

那时候但凡是个农民的,就没有人愿意得罪粮站的质检员,同时也没有人愿意说他们一句好话。

这倒不是因为质检员们有什么徇私舞弊的行为,而是因为他们为了不让极个别人滥竽充数,会对农民们交上来的公粮有这样那样的要求,尽可能的收取质量更好的公粮。

农民们种粮食都不容易,大家也都想把更好的粮食留给自己,同时也不愿意让国家的利益受损失,于是基本上都会拿一些品相不是很好的粮食交上来。

不过这些行为在质检员的眼中,却是在滥竽充数,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肯定会尽可能的收取品相更好的粮食。

同时又因为质检员们大多本身都是农民,所以他们也并不都是不近人情的人,比如遇到了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也是愿意主动放宽一些收公粮的标准的。

因此在绝大多数农民的眼中,粮站的质检员都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敬的职业,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职业也随着交公粮制度的取消而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说完了粮食,这如何吃粮食也是一门学问,在那个年代,虽然因为改革开放导致国内开始有了一些私营的饭店。

但是当时私营饭店终归还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国营饭店,而这就导致了国营饭店的厨师,成为了大多数人眼中的“金饭碗”。

这其实很好理解,自古以来,厨师作为一个手艺人,或许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上层人士眼中不算什么,但是在老百姓的眼中,还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更何况当时那个年代因为国内的物资还是比较匮乏的,所以“下馆子”这种事情绝大多数人就算只是偶尔的去一次,都可以跟朋友吹嘘好久了。

同时因为国营饭店的厨师的收入,和顾客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很多人在去饭店吃饭的时候,都会想办法和厨师套套近乎,以求能够让厨师多拿出一些“真功夫”。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那些手艺比较好的厨师,一般都会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这种人脉比较广的人不管在那个时代,都是十分受人尊敬的。

不过这也就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那就是当时的厨师因为不需要直接对顾客负责,所以并没有服务业人士最基本的觉悟。

虽然也不是说厨师在面对顾客的时候一定要卑躬屈膝,但是当时很多厨师的服务确实是完全看自己的心情,心情好了就多拿出点真本事,心情不好随便扒拉两下就出菜了,甚至当时还经常出现厨师大骂顾客的情况。

当初为了整改这些现象,国家还曾经专门整顿过国营饭店,但是效果并不怎么理想,现在的厨师虽然没有当初那么嚣张了,但是却出现了过于“卑微”的情况,这也导致厨师这个职业从“金饭碗”,变成了现在的苦差事。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娱乐方式还非常的单一,不要说现在的智能手机、电脑甚至游戏机了,连看个电视都是一件异常奢侈的事情。

所以在那个时候,大多数人的娱乐方式,除了偶尔会来的戏班子演出以外,就是集体组织的电影放映了。

那个时候只要听说晚上会放电影,不管是上学的还是上班的,下班放学之后恨不得立马跑回家看电影。

即便是电影还没有开始,但是大家都会为晚上看电影做准备,女主人会为看电影准备可口的饭菜,男主人则是搬着板凳、马扎提前抢一个好座位,而小孩子们则是在电影开始之前,就先约好自己的朋友。

这个时候,电影放映员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很多人都会为了提前知道放什么电影而想办法和放映员打好关系。

不过当时的电影其实也并不多,我们现在比较耳熟能详的,大概也就是《刘三姐》、《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这些了。

虽然我们现在看来,电影放映员似乎是一个谁都能干的工作,但是在当时却不是这样的,放映员那时候是正经的国家“铁饭碗”。

而且因为当时的电影放映机非常的珍贵,同时操作起来也很困难,所以对于放映员的要求也非常的高,不仅需要会放电影,还所需要会修放映机甚至时电影交卷。

也正是因为这份工作的门槛高,同时也十分受人尊敬,所以它不是一般的“铁饭碗”,而是一个“金饭碗”。

不过后来由于电影院的兴起,以及其他娱乐行业的发展,导致电影放映员这个行业逐渐从在广场上放电影,转变为了在电影院放电影。

2023年,电影《少林寺》在国内的各大电影院上映,这部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最终靠着一毛钱一张的票价,狂揽了一个多亿的票房。

对整个电影行业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好事,但是对于放映员来说,却象征着他们的裸模,虽然现在的电影院里面依旧存在整个职业,但是也和“金饭碗”扯不上关系了。

之前因为新华字典上有一名“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而备受诟病。

这句话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句颇有讽刺意味的笑话,但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它其实陈述的是一个事实。

那个时候的百货超市不仅仅是国企,而且里面的任何一个员工也都是正经的铁饭碗,最重要的是他和电影放映员一样,是一个被大多数人需要的职业。

当时人们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时候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不仅仅需要钱,而且还需要粮票、工业票之类的票。

也就是说每一个售票员负责的不仅仅是将商品给卖出去,同时也是掌握住了分配商品的大权,自然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购买商品不仅不再需要用票,而且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售货员这个职业也变的普通平凡了起来。

最后就是汽车司机,在现在,驾驶汽车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技能,不然一些大城市也不会天天堵车。

但是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开汽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个时候想要考一个汽车驾照,不仅费用特别的高,而且还非常的困难。

他们不仅需要会开车,而且还要懂得汽车的原理,甚至要掌握一些汽车的维修技术,这样在驾驶车辆的时候,一旦出了故障就可以自行维修。

也正是因为司机的门槛高,并且当时国内汽车的数量也少,所以汽车司机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

然而现在不仅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且想要考一个汽车驾驶证的难度也比以前小了不少,以至于很多高中生高考完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一个驾校。

随之而来的,就是汽车驾驶员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意气风发,除了这些职业以外,大家还知道哪些曾经受人追捧,如今沦为平凡的职业呢?

80年代五个行业,曾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如今竟沦为“最底层”

年代,电视还未普及,收音机成为老百姓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 那时,每家每户都会放一台老式大得像个瓦缸的收音机。只要拧动旋钮调频,就能听到清脆悦耳的女声 首都各界人士热烈庆祝。这就是当年家喻户晓的播音员。听众不知她们的名字,只记得那道亲切的声音,伴随着他们度过一个个日日夜夜。要当上播音员,得过五关斩六...

80年代五个行业,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如今却成最底层的行业

上个世纪年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五种受追捧的 金饭碗 岗位。这五种岗位在当时老百姓看来是铁饭碗,能带来高社会地位 稳定发展和优厚待遇。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行业不断涌现,这五大金饭碗也渐渐失去往日光环。八十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仍然实行集体...

80年代五个行业,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如今却成底层行业

时代在变,工作在变。年代父辈眼中金光闪闪的大 铁饭碗 今天的小年轻早就瞧不上眼了。但这些职业当时的地位,高的却让人震惊成为无数人羡慕的对象。这不禁让网友们怀疑,难道当时的 金饭碗 就没有一个能留下来吗?如果你生活在年代,能当上售货员,那绝对是众人追捧的对象。毕竟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