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句《道德经》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2023-11-19 11:15:58 字數 1370 閱讀 4196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出自《道德经》第八十章。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直译就是,让国家拥有什伯之器,但却用不上。

什伯中的伯字在这里通佰,什佰在古代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十倍百倍。《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音喜·,五倍的意思),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就是说货物的品种质量不一致,是货物原本的情形;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什佰的另一个意思是泛指军队的基层队伍。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史记·秦始皇本纪》写陈涉“蹑足行伍之闲,而倔起什伯之中。”《淮南子·兵略训》中有,“正行伍,连什伯,明鼓旗,此尉之官也。”所以,什伯之器历来也有多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几十上百种器物和工具。形容种类之多。就像一般家里都有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有的因为一时冲动买下来,用了几次就扔在一边了。

第二种解释为,十人百人才用得到的大型器物或者大型工具,例如家里的几大件。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大型机械。高科技产品。

第三种解释为,军队用的东西,例如兵器。但这个意思与后文重复了。

除去第三种,比较前面两种。这件东西对于国家来说应该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才会说“使有什伯之器”。这样看来,第二种解释更合理。什伯之器应该是国之重器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有了什伯之器而不用呢?

因为科技产品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从农耕社会到网络社会。我们吃得更多了,身体却变差了;出行更快了,压力也增加了;信息获取更便捷了,思想却变得肤浅了。科学的探索和实践提升了我们的认知,但认知变现过程中的各种商品却消耗了我们的身体和头脑,还为地球制造了无数的垃圾。

根据《道德经》的理念,人生的意义是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事天复命。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终生探索不止,等待天命的召唤。就是先贤们的人生追求。既然如此,为什么还必须要掌握国之重器呢?

首先,国之重器是探索自然的产物,标志着人类的实践能力。例如宇宙飞船,航天站,纳米材料。基因工程。这些东西帮助人类了解自然。如果先贤们在观测天象的时候有天文望远镜绝不会放着不用。其次,人作为万物之一,有生存和发展的本能。需要不断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例如各种药物,抵御极端天气的材料等。这些东西就像我们买的大病险,不能没有但最好用不上。人类应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保护环境,尽量地避免用到这些救急的手段。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每天一句《道德经》弱者 道之用。

每天一句《道德经》无中生有。

每天一句《道德经》和大怨 必有余怨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出自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说文解字 对怨字的解释是 怨,恚 音会 也。恚 音会 恨也。双方之间如果产生了巨大的仇恨,是很难化解的。在遇到一般性的矛盾时,采用和的手段可以处理。也就是,站在一个完全中立的立场上,将所有事实情况摆出来...

每天一句《道德经》知不知 尚矣 不知知 病也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也 出自 道德经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 尚的本义是高,古时与上下的上通用。所以尚的本义是最高境界。知不知,历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也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第二种解释,知道,却以为自己不知道。应该采取哪个解释为好呢?需要对照下一...

每天一句《道德经》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出自 道德经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就变得僵硬。人死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死后分钟至个小时开始,肌肉逐渐收缩变得强硬僵直,使各关节固定。头颈四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