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原因 現實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戰爭理論

2023-07-29 05:51:00 字數 4544 閱讀 7204

戰爭背後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否解釋了人們為何不採取其他手段來解決資源問題,又是否解釋了人們為何不採取其他手段來完成上述的那些目的呢?一種比較直白的假設是認為,人類,至少男性,天生喜好暴力,戰爭扎根於人類本性之中。另一種不同的假設認為,人類社會的組成方式導致了戰爭的發生。第 一種假設是悲觀的,因為它假定戰爭是人類身上某種自然的、或者基因中的特點的體現形式,第二種更為樂觀的假設則認為戰爭是人類在社會中、在政治環境下處理事務時意外導致的。第一種假說似乎認為人類一定會引發戰爭,最終也會被戰爭毀滅。而第二種假設提供了一條出路,因為它表明文化或政治是戰爭的根源,而智慧型的力量能改變這一切。

我們不能草率地將戰爭的起因歸結為人類對暴力之感和暴力行為具有情感上的承受力。對黑猩猩進行的行為學研究表明,數群雄性黑猩猩以類似酒吧亂鬥的方式互相打鬥,主要是為了獲得領地,奪取資源。對石器時代部落進行的人類學研究顯示,出於同樣原因而發生的衝突可能使得人類互相打鬥,不過他們之間的對峙一般是擺出姿態,是象徵性的,不會演變成實際衝突,並且有些時候一旦打鬥演變成流血衝突,就會立即停止。這兩種衝突都是有組織的,都會涉及(或者可能涉及)暴力行為, 就像敵對雙方的士兵近身交戰時一樣。但是這兩種衝突都不是戰爭, 因為戰爭還需要一些非暴力因素,也就是說,要在社會、物質和概念結構方面進行不斷積累,使得一系列有組織、有協調的事件發生,這才是戰爭。

戰爭當中有個主要的非暴力元素,這一事實當然也讓戰爭本身更加糟糕。為了對敵造成破壞、殺死敵人而作的冷冰冰的計算,似乎比酒吧裡某人勃然大怒、揮拳打人的行為更讓人難以原諒。因此出現的乙個重要觀點認為,人類能夠將意見不一或關係敵對所導致的情緒公升級為威脅,或者直接發生爭鬥,但這種特徵只佔到“戰爭的起源”的一部分,因為戰爭還需要足夠的相關社會組織度。

冷靜地進行組織,就能獲得最好的效果。戰爭是件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按照這個觀點來說,戰爭不是人類的各種天性陡然變為憤怒、敵意等情緒的具體表現,也 不是人類天生的暴力傾向的具體表現。當然,在個體或小型組織的層 面,或者在酒吧亂鬥這種暴力行為的層面,暴力行為或許能讓這類組織中機敏而狡詐的領袖們脫穎而出,開始對其群體進行管理,從而在面對其他群體時獲得優勢,其中獲得的組織度將會為取得國家間全面戰爭所需的巨大後勤工作奠定基礎。如果這種說法是對的,那麼“戰爭的起源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會是這樣的:當各個社會的組織 度達到一種足夠創造戰爭理由、足夠進行戰爭的水平時,就能產生戰爭,這種組織度水平也讓他們能夠處理特定的威脅、問題、需求或機遇,成為參與戰爭的誘發因素。

一旦戰爭成為歷史中的事實,我們就可以看到戰爭中涉及組織的方方面面,這些東西都是國家和社會結構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對人員的培訓;兵營、機場和海軍船塢的修建;生產**、彈藥和其他裝置;為了改良這些東西而進行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後勤任務的安排;為進行戰備以及提公升戰鬥力而籌措的資金——這一切都得到了制度化。在資源和工作上對戰爭的鉅額投入使其內部埋下了危險的 種子,許多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比如19世紀的理查德·科布登(richard cobden)和20世紀的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他們意識到對戰爭機器的投資,本身會讓戰爭更有可能發生。因此,在裝備上的投入也被看作導致戰爭突然爆發的成因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等案例中,這甚至是主要原因。

20世紀的學術**使得一大批關於戰爭起因的理論得以產生,這些理論都和這兩個層面有關,而那個時候的戰爭正好處於乙個在極端情況下能毀滅人類本身的境地。這個事實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這批理論出現的原因,它們出現的原因非常充足,既是為了尋求“戰爭為何發生”的答案,也是為了尋求推動和平的方法。當然,即便對“推動和平”的解釋比較少,這個目標也能從中受益,而更多的解釋只會使得“推動和平”這個目標更加清晰。正如接下來所說的那樣,這些理論其實都有許多益處。也正如接下來所展現的那樣,其中許多理論與我們利益相關。

自2023年以來,在戰爭起因方面佔主導地位的理論是“現實主義”理論。從本質上說,現實主義將各個國家視為在“無**主義”般的國際舞台上和其他國家互動的個體——說它是“無**主義”是因為,這個國際舞台沒有乙個至高的控制者和裁決者——這些個體所採取的行動方式旨在保護他們自身的利益。國際舞台是無**的;另外,任意乙個國家都無法了解到其他國家的目標和意圖,這兩個事實加在一起,使人產生了不安全感。在這種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一國若是要保護其自身利益,就需要把最壞的情況考慮進去,並為之做好準備。這尤其意味著要武裝好自身,做好使用武力的準備。在使用其他手段無法維護自己利益的情況下,有武裝者就有機會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或阻止他人對自己這樣做。

現實主義是一種悲觀的看法,它從來都不會完全相信和平程序能成功。它不認為在權力於全球範圍內分配不公的情況下,強者面對弱者時總能夠克制自身——還記得修昔底德記載的雅典人對公尺洛斯島人說的話嗎?就是這個意思。它認識到戰爭既可能由意外原因導致,也可能由某些受到精心設計的原因引發,當交戰雙方或多方互相爭鬥時,各方的力量可能使局面惡化,造成局面失控,急轉直下,從而導致戰爭。

古典現實主義者認為國家和國家領導者個人的主要利益是獲取並維持權力。這可 能是出於對權力本身的渴望,但更可能的是,權力提供了安全感,也提供了維護安全的手段。華爾茲在他提出的現實主義版本中認為,對權力的渴望是種手段,而非目的本身。考慮到各國之間不安全的環境,他認為國家行為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安全,而權力是達到這一目的所需要的手段。國家有乙個高於一切的利益,那就是保護其領土完整,使其免於外部壓迫,所以他的這種觀點是可信的。當國家之間有 某種安全措施時,那國際社會就能獲得相對的和平——簡單地說,也就是各國間存在“均勢政策”。按照華爾茲的觀點,在大部分歷史之中,力量的平衡一般都能在絕大多數國家間實現。

18—19世紀,歐洲列強外交活動背後的主導思想就是“均勢政策”理念,其目的很明確,就是維護和平。這解釋了列強們為何會不斷變換盟友,以對抗其他聯盟或遏制侵略者。比如英國、俄羅斯帝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就結成過聯盟,反對拿破崙領導的法國;而2023年法國、俄羅斯和英國組成“協約三國”,對抗德國和奧地利的同盟國陣營(一開始時包括了義大利)。但在將戰爭原因理論化時,“均勢政策”有更廣泛的含義,它意味著力量上的不平衡可能會讓國際關係不穩定,這種情況出現過很多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那幾年中,德國將協約國視為包圍圈,而對於德國在2023年8月戰爭爆發中的角色,有觀點認為,德國這樣做在部分層面上是為了預防協約國的“絞索”勒住自己,甚至把這當成一種防禦性行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直到“冷戰”結束的這一段時期內, 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沒有發生過戰爭。有些人的表達方式不一樣,他們說民主政體之間沒有發生過戰爭。“資本主義”和“民主國家”在分類方面是不一樣的,不過有較大的重疊,這也因此提出了乙個問題:維護和平所需的條件到底是資本主義還是民主。有一種正統觀念認為維護和平需要的是民主,自2023年起,發達的自由民主制國家之間基本沒有產生過直接衝突,以至於這段時期被稱為“民主的和平時期”。但按照加茲克的觀點,起作用的是資本主義,而非民主制度,一些獨立研究似乎也支援他的觀點。加茲克寫道:在針對“民主的和平時期”而進行的標準統計測試中,經濟的發展,資本市場的整合,以及外交政策偏好的相容性,對這一時期所起的作用都比民主制度要 大。事實上,在排除了地區間發展不一致的因素之後,這三方面中的任何乙個變數都足夠在標準的戰爭、國家間軍事化爭端(mid)和致命衝突案例中起到過去由政體型別所起的作用。

為什麼民主政權間不會交戰,卻會進行帝國主義式戰爭,或者對**政權發動戰爭呢?其理由多種多樣:其一是民主國家傾向於在經濟和外交政策方面保持利益一致;其二是民主政體之間產生爭端的前提已經被抹消,因此它們之間幾乎沒有任何摩擦;其三是民主國家的民眾對戰爭的約束力更強,他們對其他民主國家的人民有種天然的同情感,而當他們假定的對手並不是民主國家時,他們就沒有了這種同 情感。這可能是因為民主政體對彼此更透明,彼此間的溝通更多,從而增進了彼此間的了解。

馬克思不是和平主義者,他深受克勞塞維茨的影響。他的合作者恩格斯寫得最多的話題就是戰爭,不過要說出乙個“馬克思主義戰爭理論”,按照20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情況來看,一般人都會從列寧的作品裡找答案。恩格斯深入研究過克勞塞維茨,對美國南北戰爭作了一番詳細的審視。在南北戰爭進行時,他每週都在報紙的專欄上寫文章(用的是馬克思的名字)。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戰爭觀是在歐洲長期和平時產生的,而列寧則是在戰爭時期發展了他們的思想。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是這樣的:戰爭發生的原因取決於當時特定的文化和經濟環境,效果有時積極,有時消極。因此,他們並不反對戰爭,不認為它本質上是不好的,因為戰爭有時候能讓各階級解放,或者將一種壓迫性秩序摧毀。他們也不覺得和平一定就好。因為中國(清朝)長期以來處於和平狀態,馬克思認為中國當時處於停滯狀態,並批評了這種停滯。總之,如果戰爭催生了進步,他們是可以接受戰爭的,這對他們來說,就相當於是離階級和國家的最終消失又近了一步,他們認為到了那個時候,導致衝突的社會不平等狀況,以及具有剝削性質的生產關係都會不復存在,和平也就會長盛不衰。

列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制度需要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的刺激,因為如果沒有這種政策的話,它們就會變得停滯不前而又軟弱無力。過度生產、國內消費疲軟(後面一點是因為無產階級十分貧窮)都使得資本需要擴張到新的市場中。同樣,國內經濟不能吸收的過剩資本也需要找些新的投資場所。二者均要求資本主義國家採取擴張性外交政策,而當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爭奪這些領域時,衝突就產生 了。這個理論有乙個變體,即認為資本主義的生產一直需要獲得新的原材料和更便宜的勞動力,這又創造了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擴張的壓力。其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一些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家對這種壓力的**作了補充。乙個主要例子是,為了刺激國內經濟,某國的國防預算非常高,但也因此和競爭者們產生了軍備競賽。而這創造了乙個環境,在其中要讓這種支出水平得以持續,或者繼續提公升,或許確實需要戰爭的“幫忙”。

人們一而再、再而三發動的戰爭的原因,就是各場戰爭特定的原因在邏輯上的總和,這些原因在戰爭的乙個或全部推動力層面上起著作用——其中包括個體、組織或國際層面 (最後這點適用於國家間的戰爭),大部分文獻也承認這一點。然而, 我們在這裡說這些,並不等於抓住了戰爭起因的本質。這些分析仍然沒有掌握關鍵。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先進的,科學的思想。他由偉大的導師馬克思和其摯友恩格斯共同建立。馬克思主義誕生於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這也標誌著世界多了一種思想,這種思想解開了世界上所有工人階級因為沒有科學指導思想而迷茫的現狀,從此以後,工人的運動有了科學理論指導。比如,巴黎公社運動,又比如,1921年,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指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和發展道路。這一理論體系的形成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大意義。首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作為經濟落後的東方農業國家,中國在抗爭封建壓迫 民族解放 社會主義革命等歷史過...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現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是指以唯物史觀為基礎的關於物質世界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理論觀點。它對現代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幫助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物質世界。物質觀認為物質是客觀存在的 能夠被感知和改造的實體,相對於唯心主義和唯心史觀,強調物質的決定性地位。這使我們能夠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