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億美元入股小鵬,大眾在布什麼局?

2023-07-27 18:49:35 字數 3610 閱讀 6551

7月26日,大眾集團的乙份公告,引爆了國內汽車圈。

這份公告中公布了兩個訊息,都和中國企業有關。乙個是已經傳了一段時間的奧迪與上汽的合作,雙方要共同開發智慧型電動車,目前已經簽署戰略備忘錄;另乙個訊息則更加“炸裂”,大眾和小鵬達成了技術框架協議,初期將共同開發兩款大眾品牌電動車,這兩款專屬於中國市場的新車,將補充基於meb平台的產品組合,並計畫於2023年走向市場。此外,大眾集團將向小鵬汽車增資約7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約4.99%的股權,並將在交易完成後獲得乙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訊息傳出之後,小鵬汽車美股股價迎風暴漲,美東時間週三(7月26日),小鵬汽車盤中股價一度漲超40%,截至**,小鵬汽車美股股價**了26.69%,報19.46美元。7月27日,小鵬汽車港股股價也在快速拉公升,截止12點前,小鵬汽車港股股價漲幅超過32%。

7月26日晚間,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微博上上傳了一張合影並表示:“這張**拍了很久了,一直沒有放出來。”很顯然,大眾和小鵬早有接觸,何小鵬表示,未來會把最好的品牌帶到全球。

***何小鵬微博截圖。

大眾集團在中國“廣開言路”

最近一段時間,大眾集團在國內市場上,可謂是大動作不斷。與小鵬汽車的合作官宣之前,大眾集團已經先後出手多次,通過“上馬”新的合資業務,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等,持續增強著和中國市場的聯絡。要依靠中國市場加速智慧型化、電動化轉型的意圖,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去年十月,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體公司cariad與國產車載智慧型晶元的“領頭羊”企業地平線,正式官宣成立合資公司。大眾汽車集團計畫為本次合作投資約24億歐元,在合資企業中持有60%的股份。後續cariad又宣布與中科創達建立全新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其中中科創達與cariad將分別持股51%和49%。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在合肥投資約10億歐元設立新公司,專案名稱為“100%techco”。從大眾集團公布的初期規劃來看,100%techco將統籌大眾安徽(原江淮大眾)旗下meb平台車型的開發。

5月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大眾安徽首席財務官哈約根在“投資安徽行”系列活動啟動大會上表示,大眾安徽將繼續投資安徽合肥,計畫總投資231億元人民幣,其中生產基地(一期)與研發中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41億元人民幣,車型上市前研發總投入約90.5億元人民幣。

大眾安徽整車製造基地;**合肥經開發布。

大眾安徽也被視作是大眾集團在南、北大眾之外,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押下的又乙個重注,而且和南、北大眾的業務重心依舊集中在燃油車領域不同,大眾安徽會是一家專注於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合資車企。

進入7月中旬之後,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奧迪品牌正考慮從中國競爭對手處,首次購買電動汽車平台的訊息,經由外媒報道後傳入國內。隨著知情人士的爆料越來越多,這家“中國競爭對手”的身影也逐漸浮出水面,大眾集團在國內的重要合資夥伴——上汽集團,這次要扮演技術提供者的角色了。

隨著一筆又一筆的重金砸下去,大眾集團向著電動化時代邁進的迫切性和決心都表露無遺。尤其是最近兩次,奧迪和上汽的技術合作以及大眾集團層面和小鵬的合作,一改燃油車時代中方出政策、市場和資金、外方出技術的傳統汽車合資模式,新的合資專案中,中方在技術上的話語權明顯增強,甚至將成為技術方面的主導者。新的能源時代,也正在開啟合資的新時代。

為什麼要這麼做?

與中國車企在電動車平台上展開合作的大眾汽車集團,其實自身並不缺電動車平台。

除了已經量產的mqb、meb、j1和 ppe平台之外(這些平台已經可以涵蓋從入門級車型,到d級高階豪華電動車的全產品品類),大眾集團還重金打造了ssp平台,其將是乙個集純電動、全面互聯和高度可擴充套件性於一身的全新汽車平台,未來(預計在2023年推出基於ssp平台打造的首款車型)還將全面取代上述四大電動車平台。

很顯然,無論是當下還是面向未來,大眾汽車集團在電氣化平台架構的打造上,都有布局和規劃。但現在的新合作,又用事實說明了此前的努力還不夠,至少是發現了一些靠自己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問題。

比如說不久前曾鬧得沸沸揚揚的“cariad危機”。為了盡快趕超特斯拉,並希望通過提供車載娛樂和服務獲得更高的營收,大眾集團2023年年初正式成立軟體業務部門car.software organisation(2023年該業務部門正式更名為cariad)。按照最初的規劃,cariad將為meb平台、ppe平台等在內的多個大眾旗下電動車平台,開發軟體和技術。但事與願違,cariad開發進度緩慢,拖累了大眾集團整體的電動化和智慧型化程序,不僅多款重磅電動車無法按原計畫投放,代表著未來的ssp平台進展也被迫延遲。出了問題肯定要問責,今年5月,cariad進行了高層大洗牌,換了新的ceo,原來的四名管理委員會成員,僅留下一位。

cariad在ces展上的展台,**cariad

大眾集團的電動化程序被拖延了,與此同時,全球汽車產業卻在更快速的迭代公升級,新能源汽車對燃油汽車的替代,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大眾必須要提速了。

尤其是在中國市場上,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在持續飆公升。今年6月,新能源車的國內零售滲透率已經達到35.1%,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更是高達58.8%,逐漸成為了引領中國市場的重要力量,而大眾汽車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的整體表現,只能算是差強人意。大眾汽車旗下的id.純電家族,是合資品牌中新能源業務上的佼佼者,但2023年id.家族的實際交付量也僅是14.31萬輛,不足比亞迪乙個月的銷量。迫於“肉眼可見”的市場壓力,當前大眾旗下id.系列正在全系大降價,以id.3為例,部分地區的終端售價已經跌破12萬元,刮骨療傷,也不過如此了。

市場差距在持續被拉大,作為曾經中國汽車市場上的“龍頭企業”,大眾汽車需要在電動化時代尋找新的增長點,而與已經在電動化、智慧型化方面走在前列的中國企業展開合作,是一條不錯的捷徑。

事實上,大眾合作小鵬和奧迪合作上汽之前,外資品牌與中國企業在電動化領域共享技術成果的故事,已經上演過多次。沃爾沃、極星都應用過吉利汽車的sea浩瀚純電架構,豐田和比亞迪在2023年就已經聯手,共同開發純電動車以及所需動力電池,豐田旗下在國內投放的電動轎車bz3上,就應用了不少比亞迪的技術。此外,福特汽車此前與寧德時代在美國合資建電池工廠時,合作模式是福特汽車出錢,寧德時代“技術入股”。

電動時代,中外車企在技術上的強弱之勢,已經發生扭轉。

大眾入股小鵬後,接下來要做的並不是在小鵬汽車引入大眾集團旗下的產品和技術,而是聯合為大眾品牌開發新車型。在介紹初期要打造的兩款車型時,大眾的用詞很考究。首先這兩款車型專供中國市場,對海外業務不會產生影響;其次新車的定位是補充基於meb平台的產品組合,所以並不會和大眾在華的原有業務“打架”,也不會動原合作夥伴的“蛋糕”,畢竟在上汽奧迪專案上可是有過前車之鑑;此外,新車要到2023年才會上市,留出了開發的時間,所以應該不會只是在原有車型的基礎上貼新標。

當前的國內新能源市場上,自主已經建立了強勢領跑地位,外資品牌當然也不願就此作罷投子認輸,均在持續的加強合作、擴大投資,主流車企都在加速轉型。電動新時代的市場博弈中,大動作不斷的大眾汽車,會是率先突圍的外資車企嗎?值得期待。

#大眾汽車7億美元入股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獲大眾入股增資7億美元

文燦股份定增募資35億元申請獲證監會同意註冊批覆 文燦股份於7月26日發布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中國 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批覆,同意公司向特定物件發行 的註冊申請。公告顯示,本次發行的募資總額不超過35億元 含本數 擬用於安徽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慧型製造專案 重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慧型製造專案 佛山新能...

斥資7億美元!大眾集團將入股小鵬汽車,欲贏回中國市場

蓋世汽車訊 據彭博社報道,7月26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計畫向小鵬汽車投資約7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約 4.99 的股權,並將在交易完成後獲得乙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據悉,大眾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框架協議。在合作的初期階段,雙方計畫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這...

50億入股小鵬!“第三個大眾”完成布局?

2023年7月26日,大眾汽車集團 以下簡稱 大眾 官宣 將向小鵬汽車投入7億美元,以每ads 15美元的 購入小鵬汽車約4.99 的股權。同時,大眾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框架協議,計畫在2026年前共同開發兩款面向中國市場的大眾汽車品牌電動車型。至此,在一汽大眾與上汽大眾之外,大眾與江淮 國軒高科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