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的習俗和特點

2023-07-23 19:06:02 字數 1998 閱讀 7556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

那麼大暑節氣有什麼風俗習慣和特點呢?

今天公尺可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大暑節氣風俗習慣和特點,供大家參考,有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大暑節氣風俗習慣。

1、吃仙草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2、送大暑船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3、鬥蟋蟀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中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餘飯後有以鬥蟋蟀為樂的風俗。

4、吃鳳梨大暑期間,台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5、吃荔枝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公尺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

大暑氣候特點高溫酷熱,陣雨繁多,是大暑節氣兩大明顯特點。

大暑期間雖多高溫,但很多地方雨水也十分豐沛、陣雨最常見,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

這裡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思是在夏天午後,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裡,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當然,有些地方也會遭遇「伏旱」。像陝甘寧、西南地區東部、特別是四川東部、重慶等地要注意防旱。

大暑時節,天氣酷熱,人們容易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有人稱之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調養,謹守「靜心養生」的原則。

所謂「心靜自然涼」,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氣惱怒,可以多想一些輕鬆愉快的人或事,也可多參加參加一些愉悅身心的慢節奏活動,可以達到安定神志、調養心氣的作用。

另外,大暑節氣,天氣炎熱,此時要注意防暑,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奔走勞作。

尤其老人以及體質虛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門,汗出後及時更換衣物,避免出汗後受涼感冒。

同時,室內要注意通風,空調房間溫度盡量在二十五六度,不建議過低,避免出汗後直對風扇或空調吹風,以免感冒。

此外,大暑時氣溫高,比較炎熱,人比較容易感到疲倦,所以,這時候要注意睡好午覺,適當的睡午覺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大暑時節飲食盡量清淡,勿貪涼。

比如粥類:綠豆粥、薏公尺粥、芡實粥等清熱解暑的粥類食品。

蔬菜類:黃瓜、西紅柿、冬瓜、絲瓜等滋陰潤燥的蔬菜。

茶飲類:綠茶、菊花茶等清熱解暑、消暑降溫的茶飲品。

盡量避免過於油膩、辛辣、燥熱和刺激性的食品,同時要適當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平衡。

祝大家健康每一天,開心度盛夏。

白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白露節氣的特點是 溫差增大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白天和晚上的溫差逐漸增大。清晨有露水 在清晨時分,花草樹木的葉子上可能會附著著細小的露珠。秋意漸濃 白露標誌著夏季的結束,秋季的開始,天氣逐漸轉為涼爽。天氣乾燥 白露節氣期間,天氣通常比較乾燥,空氣濕度較低。日照時間變短 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移,北半球的日...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特點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特點。霜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氣寒冷,大地將產生初霜的現象。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露結為霜 的說法是不准確的。露滴凍結而成的凍露,是堅硬的小冰珠。而霜凍是指由於溫度劇降而引起的作物凍害現象,其致害溫度因作物 品種和生育期的不同而異。在10月下旬 1...

中元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稱為 盂蘭盆節 鬼節 等。據 道藏 記載,中元節起源於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中元節的主要習俗是祭祖 祀亡魂,一般人們都會用焚燒紙錢的方式來緬懷先祖和逝去的親人們 在道教中,中元節是地官大帝的生日,也是地府開門的日子。民間認為此時鬼魂會回到人間,所以在家中會點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