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新聞 印度拒絕比亞迪10億美元建廠提議

2023-07-25 18:37:46 字數 2961 閱讀 8215

文 字 | 汽車品評內容中心設 計 | 小宇宙

近日,據《經濟時報》7月22**道,印度工業和內部**促進部(dpiit)拒絕了比亞迪與當地企業合作,在印度建設電動汽車製造工廠的提案。

印度商務部、工業和內部**促進部(dpiit)已就該投資提案徵求其他部門的意見。一位印度**稱:“在審議過程中,人們對中國在印度投資的安全問題提出了擔憂”。另一位參與討論的**則表示:“現有規則不允許此類投資”。截止目前,比亞迪公司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印度相關部門也沒有給出回覆。

印度貪心不足,既要投資還要控制權。

近年來,印度**不斷針對在印中企增設投資和經營壁壘。許多合資企業,主要由中國合作夥伴控制,而印度同行對技術或決策幾乎沒有控制權。因為和我們陸地接壤,且不能完全控制一家合資企業的技術讓印度感到不安,這種不安其實是對於公司獨立性的漠視,更是對於市場的不知敬畏。此外,也許印度表達的不安也是一種談判策略,在特斯拉與比亞迪對於印度市場的競爭與博弈中,實現利益最大化。

在近日現代汽車集團本周四舉辦的 nano tech day 活動中,展示了 6 種全新的奈米技術,有望成為未來汽車領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現代汽車推出的六大關鍵奈米材料技術分別為:自修復聚合物塗層、油囊聚合物塗層、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串聯太陽能電池、壓敏材料和透明輻射冷卻膜。

其中,自修復聚合物塗層可以使汽車自動修復表面的劃痕或水漬,並在幾個小時內恢復原狀。這對於自動駕駛汽車上使用的攝像頭和雷射雷達感測器等裝置非常有用,可以保證其清晰度和精度。

奈米技術已經在汽車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奈米技術不僅可以提公升汽車的品質和效能,還可以降低汽車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和依賴。隨著奈米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擁有更加智慧型、環保、舒適和美觀的汽車。

7月23日,特斯拉美國官網顯示,目前特斯拉全系車型均最長可選84個月的貸款選項,此前為72個月(6年)。目前,特斯拉中國官網最長支援60月(5年)分期支付。特斯拉財報會議上,馬斯克曾吐槽了高利率。

他還明確表示,如果經濟經濟環境不好,特斯拉還將降價。雖然大幅降價令特斯拉的汽車毛利率承壓,而毛利率是業內備受關注的指標,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犧牲毛利率來推動銷量增長。

新一輪的車市“**戰”不可避免,“鯰魚效應”逐漸明顯。

在今年年初,由於國補取消、電池成本**,各大新能源車企相繼發布漲價通知。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斯拉卻宣布大幅降價。也正是由於特斯拉的這波“逆勢操作”,引發了2023年車市的第一輪**戰。而“**戰”也讓多家車企嘗盡了“苦頭”。反觀特斯拉在這輪“**戰”中卻實現了“以價換量”的目的,今年以來其銷量持續高漲。如果未來特斯拉還有降價的可能,那麼車市新一輪的“**戰”還將可能出現。

據外媒報道,路特斯近日宣布將裁員 200 人。路特斯此前公布的業績顯示,該公司 2022 年稅前虧損為 1.451 億英鎊,而此前一年也虧損了 8660 萬英鎊。

路特斯發言人表示:" 路特斯今年會把重點放在 emira 跑車和 evija 超級跑車的生產商,2023 年將成為公司汽車生產創紀錄的一年,然後我們會將注意力轉向未來的電動跑車。" 與此同時,路特斯汽車也正積極在中國武漢生產電動 suv,這也是該公司汽車電氣化的重點之一。

路特斯的生產和交付狀況不斷,一堆難題留待其控股方吉利汽車解決。

2023年路特斯汽車的銷量從前一年的 1566 輛下降至 576 輛,儘管推出了十多年來的首款新車型 emira 跑車,但依舊難以改善銷售狀況。因為拖延交付、車況不符合新車標準、減配等問題,路特斯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維權,持續虧損的財報也反映出,路特斯還是沒有自我造血的能力,一堆難題留待其控股方吉利汽車解決。

印度拒絕比亞迪投資的背後考量

稍有才氣 系新能源汽車垂直頻道,盡最大努力產出深度文章,認可請關注,檢視更多乾貨內容 印度 拒絕比亞迪投資一事,料必在商界引發不小震動。這一決定似乎昭示,印度對外資的 傻白甜 態度已成為歷史。當外資變得更精明,印度要繼續 坑 錢,恐怕也將變得難上加難。我們且拭目以待,印度的戰狼外交在商場上將碰壁多少...

比亞迪投70億印度建廠 莫小看印度,核心技術要有所保留

近日,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訊息,中國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已向印度 提交了乙份10億美元的投資提案,擬與位於海德拉巴的印度私營企業基建巨頭megha組建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此舉一經 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訊息人士透露,比亞迪的長期計畫是在印度生產從掀背車到豪華車型的全系列比亞迪品牌電動車。這意味著,比亞...

比亞迪在印度“翻車”背後 中國企業面對的“印度無解之謎”

最近有訊息稱比亞迪在印度面臨稅務調查,賣了不到 2 千輛車補了 6360 萬元稅?這是乙個很有趣的話題。我認為,這件事情反映了印度對中國企業的不公平對待,也暴露了印度稅收體系的複雜和混亂。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十億美元,卻在印度碰了一鼻子灰。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公司在印度市場遭遇的種種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