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 看振興 小鄉村算好「一花一果」增收賬

2023-10-18 01:38:16 字數 1855 閱讀 2859

秋雨浸潤後,一株株鮮嫩的新芽破土而生。再過半月,張弦精心呵護的藏紅花即將迎來大規模採收。今年是他返鄉種花的第3個年頭,多年摸索能否有所突破,今年是關鍵。

混寨村黃桃套種藏紅花基地。貴州花為農業發展***供圖。

38歲的張弦是銅仁市玉屏自治縣朱家場鎮人。2023年,在深圳做外貿生意的他嗅到藏紅花廣闊的市場和經濟價值商機,便決定返鄉種植。註冊成立貴州花為農業發展***選地、進種、培育、試種……每一步都腳踏實地,小規模試種成功後,藏紅花產品各項檢測指標表現優良,品質達到特級,家鄉的好生態給他的創業提振了信心。

張弦正在採收室內種植的首批藏紅花。貴州花為農業發展***供圖。

去年,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方式,張弦租賃了混寨村里的500畝黃桃基地,黃桃林下套種藏紅花,實現黃桃有效精細管護的同時,收穫了藏紅花的高效益,還解決藏紅花用地難題,大大提公升了土地附加值。

為不斷提公升黃桃與套種農作物產量產值,在**支援下,通過東西部協作資金,混寨村完善了黃桃基地水肥一體系統建設,並打造了1800餘畝map自主開發線上智慧農業系統示範基地,運用數位化工具完成產品選擇、機械耕作、氣象監測、遙感巡田、病蟲害預警……實現線上農事管理。

經過科學管護,預計可採收400餘斤花絲,產值超3000萬元,預計產值較去年可番10倍,迎來大豐收。」張弦介紹,目前,公司建成集種植、初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鏈條產業化綜合生產運營體系。產品主打精品高階市場,產品遠銷北上廣深。2023年,公司產值達300萬元,帶動當地1萬餘人就業。

張弦檢查室內種植的藏紅花。吳采麗 攝。

以「花」為「媒」,做好「加法」讓土地增值。這是混寨村發揮生態優勢,不斷添置做大「家業」,開展「強村富民」行動的又一生動實踐。

混宅村是玉屏自治縣精品黃桃種植基地,糧油種植生產基地。近年來,混寨村圍繞產業振興,不斷尋求新突破,做好土地增收文章,憑藉東西部協作東風,依託省市縣各級科研單位技術支援,培育壯大經營主體,以技術賦能,布局黃桃、水稻、藏紅花、等為主導的農業產業,並依山而建農業觀光旅遊帶和農事體驗區,打造農旅融合示範點。

別看我們村子不大,就業門路不少哩。黃桃基地、藏紅花基地、油茶基地……一年到頭都有事幹,還有產業分紅和土地租金,我們生活更有奔頭了。」村民汪明秀樂呵呵地說。

從混寨村的大壩到山間,春天,油菜花金黃一片,漫山粉桃芬芳;夏秋,瓜果飄香,稻浪翻滾;冬季藏紅花、油茶果豐收在望……算好「一花一果」增收賬,從前的小山村「家業」越來越大,致富門道越來越多,村子也越來越熱鬧。

村黨支部書記楊瑛介紹,目前,混寨村發展稻油輪作800餘畝,黃桃、蟠桃等精品水果1800餘畝百桃園,藏紅花500畝。2023年,混寨村產業綜合產值達1800萬元,帶動300人就地就業,村集體收入達58萬元,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000元。

貴州**天眼新聞記者 吳采麗。

編輯 田勇。

二審 楊聰。

三審 陳剛。

深入鄉村看振興,走進一線看發展

2023年7月15日,公共管理學院 時代先鋒 鄉村調研隊在卜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位於焦作市武陟縣西陶鎮的西滑封及周邊幾個村子進行實地調研。7月16日,調研隊走進了東白水村,對該村的鄉村振興成果及經驗進行調研訪談,我們對東白水村的居民進行了深入的訪談。東白水村位於武陟縣西部,村耕地面積1196畝,下設4個...

鄉村行 看振興 會寧 以繡花功夫繪就鄉村幸福底色

鄉村行 看振興 會寧 以繡花功夫繪就鄉村幸福底色。新甘肅 甘肅 記者 彭雯 通訊員 竇菊。鄉村振興,向美而行。今年以來,會寧縣認真學習踐行浙江 千萬工程 經驗,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積極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創新鄉村治理新模式,以繡花功夫繪就 和美鄉村 幸福底色。家園...

鄉村行 看振興 文明厚植沃土 新風助力振興

點選 看 央視 新聞聯播 今天 10月15日 的 鄉村行 看振興 我們來看各地積極推動鄉風文明,提公升群眾獲得感 幸福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打造美麗鄉村,提公升村民文明意識。浙江杭州東梓關村,保護古村落,傳承傳統文化,留下美麗鄉愁,成了村民們的共同理念 山東泰安的東西門村,曾經雜亂的老舊村莊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