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2023-10-13 18:25:02 字數 4647 閱讀 4233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一種新型金融模式數字金融被提出,憑藉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數字資訊科技,數字金融擁有「普惠性」、「精準性」以及「便利性」等屬性。

金融體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金融市場為經濟發展實現資金迴圈,配置資金資源,所以應當加大對有助於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然而,金融市場卻一直存在著金融排斥、資源錯配等問題,金融支撐實體經濟的動力不足是制約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數字金融在解決傳統金融體系中存在的「排斥」問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突破了傳統金融服務的地域限制,從傳統金融不易觸及的渠道助力經濟增長。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數字金融作為一種新興金融業態,**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對於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數字金融打破傳統金融機構主導的金融市場格局,豐富金融業態,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援。金融是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其主要功能是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優化資源配置。數字金融依託消費網際網絡、產業網際網絡以及數位技術已經滲透到居民活動、企業活動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金融需求,是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重要手段。

在傳統金融機構佔據主要地位的金融市場中,金融資源向高收入者和大企業傾斜嚴重,數字金融的出現形成對傳統金融機構的競爭,弱勢群體會接觸到更多的金融資源。隨著數字金融的發展進入成熟期,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服務的公平性上公升,更多弱勢群體能夠享受到金融服務,融資難等問題也得到緩解。憑藉大資料優勢數字金融的邊際成本也不斷降低,進一步加劇了與傳統金融機構的競爭,加快了傳統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步伐,有助於金融機構更好的服務居民、企業與實體經濟。

二是數字金融提供了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金融範圍的擴大,緩解弱勢群體的信貸約束,提高居民部門的收入和消費能力,提公升生產部門產出,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持續的動力。數字金融重構金融交易、支付、融資等業務規則,對金融服務產品、業務模式進行創新,例如流動支付、網際網絡理財、數字保險和大資料信用評估等,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支付寶、微信等進行支付、理財和借貸,突破地域和時間限制的「**鏈」金融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豐富的金融服務方式,提公升了金融服務效率和質量,為長尾客戶提供金融資源供給,實現超額收益。

與此同時,數字金融利用資訊科技等挖掘使用者對金融服務和產品的需求,將使用者的潛在需求轉變為實際需求,並在此基礎上,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此外,數字金融能夠有效解決金融排斥問題,在居民部門,偏遠地區和低收入人群能夠得到基本的金融服務,發揮金融的減貧效應,有利於縮小城鄉差距。

在生產部門,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擁有較高的包容性,利用數位技術進行信用評估,弱化抵押品對融資的影響,提高了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可得性,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較高的困境,增強金融的普惠性,促進企業發展,提高生產部門的產出,有助於經濟增長。

三是數字金融有效解決金融資源錯配問題,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金融功能,降低金融服務成本。首先,數字金融的出現使得金融功能的實現不再僅僅是依賴於傳統金融機構,金融效率也大幅提公升。最突出的是支付功能方面,流動支付在日常生活消費、出行、醫療、理財等方面廣泛普及,而且應用場景與使用者都在不斷增加,流動支付改變了傳統的消費方式,促進創新商業模式,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數字金融實現了支付、融資、徵信等多種金融工具線上互通,整合分析資金供給者風險偏好和投資回報率,將金融資源打包形成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將儲蓄轉化為投資。同時數字金融會通過手機使用者的交易資料和守信記錄分析資金需求方的信用體系,採用線上平台的方式,讓資金供給方能夠獲得資金需求方的基本資訊,降低金融交易雙方的資訊不對稱,防止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產生,對資金供求雙方快速精準匹配,緩解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融資難問題。

最後,金融機構可以利用網際網絡技術實時監控和分析使用者行為,有利於多樣化金融產品的發展,降低獲客、監督與服務成本,並且能夠提高風險控制效率。數字金融提公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性,降低交易和風險管理成本,重構更高效的金融資源配置方式,提高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根據經濟增長理論,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在當前「人口紅利」減弱、投資效率不高、對外**依存度下降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向內需轉變,但是由於內需不足問題一直存在。隨著市場化經濟的改革,傳統金融市場體系日益完善,但是傳統的金融服務還是遵循「二八定律」,往往聚焦於小部分的大客戶,金融排斥問題依舊嚴峻,長尾群體很少獲得金融服務,無法充分地拉動經濟增長。

根據長尾理論,非主流市場的需求量是遠遠大於主流市場的,數字金融的出現一方面減少金融業務繁瑣的過程、降低成本,增加使用者對金融產品的使用率,另一方面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突破了傳統金融服務對群體的限制,拓寬了金融服務的觸達範圍,使得長尾群體中的家庭和個人能夠享受消費金融服務,發揮了金融服務的普惠性、數字金融通過優化金融供給側,為居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提公升居民金融素養,有利於提高金融產品使用率,特別是低門檻的消費信貸產品與理財產品,可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鼓勵居民消費,進而驅動經濟增長。具體而言,數字金融會通過居民的支付業務、信貸業務和儲蓄業務促進居民消費提公升。

首先,數字金融的支付功能縮短了購物時間、提供支付便利性以及豐富的應用場景方便居民消費,而且數位化的普及使得居民更傾向於在餐飲、娛樂等服務型行業進行消費,提高了居民的消費慾望,釋放中低收入者的消費潛力,有利於刺激居民消費。此外,數字金融利用使用者的支付資料能夠精準的掌握使用者的消費傾向,生產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資料及時準確的轉變產品和服務方向,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促進居民消費增加、推動消費結構公升級。

其次,在居民信貸方面,數字金融利用使用者真實交易、守信記錄等資料進行精準的風險控制,為低收入群體提供低成本、無抵押小額信貸,很多金融服務產品滿足隨用隨借的需求,解決了金融服務的排斥問題,降低信貸業務門檻有利於使用者開展跨期消費,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以花唄為例,花唄是一種低門檻的信貸體系,支付寶平台會根據交易記錄為使用者匹配授信額度,居民可以在日常消費中使用花唄,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償還不需要支付利息,緩解居民消費的流動性約束,實現跨期消費。

最後,在居民儲蓄業務方面,數字金融打破了只有高收入者理財的局面,依託網際網絡平台使得長尾群體以低成本實現閒置資金的理財需求,提高了居民的財產性收入,進而有利於居民的消費能力的提公升。以余額寶理財產品為例,2021 年餘額寶使用者規模超過 7 億,同比增長 6.15%,其中有 4 成是農村居民等弱勢群體。另一方面,低收入群體購買理財產品和數字保險產品能夠更好地防範資金通過膨脹風險和未來不確定風險,加強居民的風險管理能力,減少了居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將儲蓄轉化為消費,助力經濟增長。

為充分發揮數字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本文分別從金融機構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議。

1、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開展數字金融業務,推動傳統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傳統金融機構一直處於我國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其與數位技術結合對我國的經濟增長起到難以替代的作用。數字金融的本質是金融,其發展是建立在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上。傳統的金融機構擁有豐富的金融資源和大量的優秀人才,並且傳統金融機構網點遍布各地,對地區的居民偏好、企業狀況和經濟發展有著充分的了解,為傳統金融機構開展數字金融業務奠定基礎。

但是傳統金融機構由於資訊不對稱和擔心壞賬等原因存在嚴重的排斥問題,因此,建議傳統金融機構充分發揮優勢,加大對金融科技投入,豐富產品和服務,優化服務渠道,利用數位技術完善信用體系和風險控制機制,減少資訊不對稱,控制業務違約風險,降低服務成本,以更好的驅動我國實體經濟的增長。

2、加強數字金融知識的普及,提公升居民金融素養。數字金融創新了商業模式,提供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但是當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素養不足時,數字金融沒有被充分運用,並不能完全發揮優勢。例如,欠發達地區居民的金融素養不高,加上在這個資訊化時代金融詐騙不勝列舉,由此可能會出現居民對數字金融服務產生排斥,導致數字金融發展深度不夠。因此,建議金融機構加大數字金融宣傳力度,尤其是長尾群體,緩解居民對金融服務的排斥情緒,提高居民金融素養,拓寬產品和服務的覆蓋面,有效提高數字金融的使用率,深化發展數字金融

數字經濟發展對我國就業的影響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我國人口眾多,對工作崗位的需求量較大,解決就業問題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數字產品的廣泛使用,傳統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對我國勞動力市場也產生了巨大衝擊,據中國通訊院公布的資料顯示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企業吸納就業人數在持續增加,成為吸...

數字經濟對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的影響

目前,我國數位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日益突出,各行各業的數字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聯絡尤為密切,這無疑給物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國民經濟數位化水平越高,對物流業的要求就越高。逐漸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物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現在的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乙個重要話題,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絡越來越緊密,經濟發展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需要認真 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經濟發展的帶來的好處。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首先,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增加,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抬頭使得全球 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