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有父親的年

2023-10-19 18:31:44 字數 3233 閱讀 8977

作者:姚群。

逝水流年,一年又一年。還有幾天又要過年了,儘管天氣不好,還下著雨,街上依舊是車水馬龍,人群熙熙攘攘,車輛過紅綠燈口要比平時慢上兩三倍的時間,長長的車流裡多了許多外地的車牌,擁擠的人群裡多了許多背著包、推著箱子的人。我喜歡這樣的熱鬧,雖然這些車輛與我沒有關係,我喜歡這樣的熱鬧,雖然這樣的人群跟我也沒有什麼關係,我依舊是乙個人在喧囂裡穿梭,可是心底卻因為「回家」這個詞而感到溫暖。

對於在外的人來說,千里之外總有乙個地方叫故鄉;在故鄉裡有一棟哪怕再破也溫暖的房子叫家;而在家中那個左盼右盼、左等右等青絲日夜漸白的人叫父母。

我一直覺得有家,有父母在一起的年,才叫過年。

早上聽林清玄散文《斷愛近涅拿》,他說:每當年節一到,我就會憶起幼年過年種種情景,幾乎在二十歲以前,每到冬至一過,便懷著亢奮的心情期待過年,好像一棵嫩綠的青草,等待著開花,然後是放假了,一顆心野到天邊去,接著就是圍爐的溫暖,鞭炮的響亮,厚厚一疊壓歲錢,和兄弟們吆喝聚賭的喧嘩。

聽著他的散文,我的心隨之飄去了遠處,是那個有父母都在的年的回憶裡。我不記得那時我幾歲,只記得過年那天父親早早地出門,等我起床吃了早飯,父親在附近的山里搬回一根大大的樹兜,他說晚上要用來燒旺火守年的。

我不知道外地年夜飯是什麼時候吃,因為除了家,我從來沒有在外面過過年。家裡的年夜飯都是很早,過了中午12點,縣城的鞭炮聲便慢慢的開始響起,每響一次就是某一家開始吃年夜飯了。我家裡的年夜飯大多都在中午兩三點左右,父母在廚房裡忙碌了幾個小時,就像學會戲法一樣,變出一大桌子菜來。雞、鴨、肉、小菜、湯樣樣都有,特別是魚和青菜拌豆腐必不可少。

父親說,魚不能全吃,得剩一點,這樣才會年年有餘。還有魚躍龍門是父親做完魚端上桌時說的乙個詞,那時我不太明白這個詞的意義,但卻深深的記住了這個詞,所以每每過年看見桌上的魚,便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這個詞,只是再也聽不到父親說了。

青菜拌豆腐也是父親交代一定要吃的菜,寓意做人做事清清白白、乾乾淨淨。有段日子我總暗暗地抱怨父母教給的東西太少,以至於在人生中走了許多彎路。現在想起,這些不就是父母從小教給我的人生道理嗎?中國自古以來就用魚躍龍門來比喻事業有成,比如金榜題名等。所以即使你是一條普通的鯉魚,只要你用勇於嘗試,只要你勇於跳躍,一旦越過龍門,便可以化身為龍。人生路上充滿了考驗,充滿了**,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經得起風雨考驗,抵得住迷人**,生活的巨輪才能沿著正確的航向砥礪前行,人生的旅途才會一路美景。

此刻寫起這些文字,才發現自己明白的太晚,父親從小在年夜飯上教給我的人生道理,到此刻才頓然醒悟。人活一輩子,如花自飄零,零落成泥塵,淡香依如故,一撇一捺寫出個人,一生一世做成個人,不管魚躍龍門還是清清白白,只要做到任意一條也算是不辜負這一生了。

年夜飯通常要吃很久,從中午吃到晚上才稱得上真正的年夜飯,可是我總感覺菜太多,一樣吃一點就飽了,父親卻一邊喝酒,一邊說話,有時候還要給我弟弟上上課,或者吹吹牛。我總是坐立不安,一直在心裡祈求父親能少喝一點酒,能少說一點話,這樣我就可以早一點去看電視,和小朋友玩了。小時候怕父親怕的要死,他還在桌邊說話,我即使再不耐煩,也是不敢走的。如今,回想過去,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情景,有說有笑,有爺爺、有父親、有母親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可時光再好,回憶再美,心裡再留戀,也縱然一去不回;如今,我已經學會了喝酒,卻沒有機會能陪父親在桌前喝一杯酒,聊一會天;如今,我只能給孩子們發壓歲錢,卻再也領不到父親發的壓歲錢了。

小時候是喜歡過年的,吃過了年夜飯,父親就會從胸前的兜裡摸出嶄新的幾張錢來分給我和弟弟,當然,前提是要給他磕頭,或說上一句新年祝福的話。那些年三姑姑的兒子、女兒幾乎每年都來我家一起過年,一到發壓歲錢表弟磕頭磕得最快,他屬鼠的,我們常常笑他磕頭的速度和老鼠逃跑的速度是一樣一樣的靈活。

我們幾個前腳領了壓歲錢,後腳便跑去街上買菸花,那些烟花裡的笑臉,我依舊記得,是那樣的開心,那樣的燦爛,那樣童真。後來的歲月裡,我們幾個也一起過過年,只是沒有長輩再給我們發壓歲錢了,也再沒有過一起放煙花的快樂。

放完烟花,春節聯歡晚會開始,父親便要叫我們一起圍坐燒旺火了。父親從山裡挖回來的樹兜還是生的,四處冒煙,燻得我們一邊流眼淚,一邊又嗆又咳,還一邊笑。等那一塊樹兜燒成灰燼,父親又叫我們趕快去洗個熱水腳,就像現在我們去**剛巧碰到別人在吃飯,都會說:哎呀,大年三十洗腳洗得好啊。我想父親當年就是這個意思吧,希望我們去**都能遇到好的事情。

晚上十一點半以後,屋外的炮竹聲又開始一家一家的響起,響成一片,父親說這是搶年,他也會早早地叫上弟弟一起去放鞭炮。至於為什麼要搶年,父親說過但我忘了,到現在也不知道,只是明白炮竹一放完舊得一年就過去了,新的一年又來了,一年一年,似水流年。

已經十二個年沒有父親了,再過幾天就是十三年。這些年以來,我總覺得沒有父親的年沒有一點年的氣氛,我和媽媽、弟弟三個人有點孤獨。以前他是坐在桌邊喝酒說話的,如今位置依舊給他留著,酒也給他倒著,飯給他裝著,菜給他夾著,媽媽說我們吃飯前給他燒點香紙,他就會來和我們一起過年。可是,我盯著酒杯裡的酒一滴都沒少,我知道他沒來,他沒來,他再也不會來。

生活有時就是這麼殘忍,當你還不理解幸福的時候,幸福就在你身邊,你卻嫌它煩,當有一天你明白過來的時候,它卻慢慢的消失不見。

年對於我們來說,它是美好還是淒涼,它是溫暖還是傷感,每個人心裡自有一種體會和感受。不管怎麼樣,年照舊是一年復一年的來,一年復一年的走,走的人再也回不來,走的快樂也不會回來,但他們總會在心底裡帶給我們溫暖,點亮一盞年的紅燭燈,這便足夠了。

最後只希望父親在天堂裡過年快樂!

全文完)版權資訊:出於傳遞更多資訊目的,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重在分享,如有**標註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如需聯絡我們或需**原創授權文章,請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編輯/李艾家 週登友 黃沙沙。

審核/尚欣 王向遠。

更多資訊。持續關注!

憶人間燈火

乙個人深夜寂寞時最愛站在窗前看鄰幢的燈光,幽暗深處那點點燈火總能給心靈以溫暖的慰藉。燈亮人家人影綽綽,雖隱隱約約,但總感覺自己清晰的看到了真正真實的人間生活。透過黑夜,透過戶戶透窗的光,我可以望見很遠很遠的地方和很久很久的以前,思緒和記憶盡情延展,但我總會心不由己在一些記憶片段裡駐足,尤其是最初離家...

16年前,為追劉德華而失去父親的楊麗娟,如今過的怎麼樣?

香港發生了一樁令全國震驚的事件,一位父親為了讓劉德華能夠見到自己的女兒楊麗娟,不惜留下一封遺書後跳海自盡。在此之前,這位父親曾經做過許多瘋狂的事情,包括賣掉房子 賣掉自己的腎臟,甚至借了許多高利貸。他的目的只有乙個,就是幫助女兒實現追星夢,與劉德華見上一面。然而,16年過去了,曾經被眾人痛罵的 不孝...

父親的嘆息

工程部技術師傅老張今年56歲,他進這家公司十三年了,按說他這個年紀可以退休了,可是他比任何人都珍惜這份工作,每天起早摸黑,兢兢業業,除非家中有大事,要不然從不請假,去年疫情嚴重時他也陽了,可是他拖著沉重的步子,忍著頭痛發裂,每天堅持上班。晚上下班後才去藥店買藥,實在扛不住才去診所打針,不過都是晚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