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探討青年科學家創新合作新機遇

2023-10-19 17:36:40 字數 918 閱讀 3853

這是10月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2023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歐洲專場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趙丁喆 攝。

新華社布魯塞爾10月18日電(記者潘革平)2023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歐洲專場活動18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來自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180餘名嘉賓,共同**了青年成長、全球挑戰和中歐創新合作新機遇等話題。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浙江省人民**共同舉辦,是面向全球青年高層次人才的對話交流平台。此次活動是峰會第二次在海外舉辦專場活動。

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前團長喬·萊嫩在開幕致辭中對歐中關系、歐中科技合作表示樂觀。他認為,面對當今世界嚴峻而復雜的局面,各國只有攜手努力,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束為在開幕致辭中就推動中歐科技交流合作提出三點建議:持續深化青年創新合作、聚焦服務可持續發展以及堅守科技共同體價值共識。他表示,希望中歐攜手合作,建立更多青年科技人才交流的機制和平臺,更好促進跨國界、跨領域、跨學科的科技交流,豐富全球創新網路,深化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創新合作。

10月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會者參加2023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歐洲專場活動。新華社記者 趙丁喆 攝。

與會嘉賓當天聚焦青年與未來、創新與傳承、發展與責任等核心議題,討論了如何攜手共建國際科技界開放、信任、合作的平台,建立可持續的全球合作夥伴關係,如何引領青年科學家與企業家的創新之旅,以及大學如何培養創業精神等。

專場活動還為5個「青年創新展示專案」頒獎。一等獎獲得者、比利時魯汶大學青年科學家路易·克拉埃說:「我們在尋找乙個可以合作設計、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夥伴。我們希望專案有更多的國際視野,這次活動讓更多人看到了我們。」

專場活動由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秘書處和中歐創新創業協會聯合歐洲知名大學等合作舉辦。

新突破!祝賀中國科學家

量子糾纏研究新突破!中國科學家新成果奠定光晶格量子計算基礎 量子糾纏是決定量子計算效能的重要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月6日發布訊息,該校潘建偉院士 苑震生教授等與清華大學馬雄峰副教授 復旦大學周遊副研究員合作,近期使用光晶格中束縛的超冷原子,通過多項創新技術製備出多原子糾纏態,向製備和測控大規模中性...

環境科學家揭示出的真相

1.環境 地球的生命之源。地球上的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無論是空氣 水資源還是土壤,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元素。然而,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加,環境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2.環境科學 拯救地球的希望。環境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研究的範圍涵蓋了地球上的所有生態系統和環境問題。通過對環境的綜合...

科學家移民,任正非無奈!

近年來,中國科技的蓬勃發展引起了美國的不安。美國一直以來都習慣了稱霸全球,但如今中國的技術崛起讓他們感到不安。為了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崛起,拜登 不遺餘力地採取了一系列打壓措施,特別是對待像華為這樣的巨頭企業,更是毫不手軟。然而,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曾指出 其實美國的封鎖並不是最糟糕的,真正令我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