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學村如何興起紅色星火?《學村星火》揭秘歷史

2023-10-19 19:01:45 字數 1140 閱讀 9853

紀錄片《學村星火》拍攝現場,少先隊員向著革命烈士紀念碑行隊禮。 (集美區文聯 供圖)

閩西南馬克思主義紅色星火為何起源於集美學村?集美學村為什麼能走出來諸多重要的革命者?昨日,獻禮紀錄片《學村星火》首映儀式在集美區融**中心舉行,用影像紀錄、口述歷史、情景再現等方式,將觀眾帶入1921-2023年間「馬克思主義」紅色星火在集美學村興起、發展、直至燎原閩西南的動人歷史記憶中。

紀錄片《學村星火》由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區融**中心聯合創作,特別選擇在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暨集美學村命名100周年之際獻禮推出,旨在更好地講好學村故事,弘揚嘉庚精神,激勵和凝聚廣大華僑華人、嘉庚學子踐行***總書記給廈門市集美校友總會回信精神,共同助力集美高質量建設發展。

紀錄片《學村星火》共三集,總時長30分鐘,採取「雙線推進」的模式,既講述了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與中國共產黨相識、相交、相知、相照的動人歷程,也呈現出集美廣大師生、百姓緊跟中國共產黨步伐,從抗戰到解放的團結奮鬥史,共同譜寫出嘉庚故里「祖僑相依、弦歌不輟、青春報國、矢志不渝」的獨特紅色記憶。

據了解,《學村星火》從前期調研、蒐集資料、文稿撰寫到拍攝製作、送審修訂,前後歷經一年多時間精心打磨而成。為了更好地呈現歷史,製作團隊還詳盡採訪了集美校友總會永遠名譽會長任鏡波,陳嘉庚紀念館館長翁榮標,集美大學決策諮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林斯豐,《集美校友》原主編陳經華,廈門市政協特邀文史研究員陳新傑,集美區政協委員、《潯江潮湧》作者楊柳等多位專家學者,通過現實與歷史的交織,青少年的紀念與吟唱,表達出新時代學村星火、嘉庚精神的代代相傳、弘揚壯大。

首映式後,《學村星火》將同步在集美區融**中心、集美電視台、人文集美數字平台播出。

聲音】廈門市政協特邀文史研究員陳新傑:

為革命火種生根發芽提供沃土。

紀錄片《學村星火》尊重歷史事實,製作精良,情感真摯,感人至深。在紀念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之際將此片進行首映,我覺得非常合適,因為陳嘉庚先生傾資創辦集美學校,為革命的火種在這裡生根發芽提供了沃土。」

集美區政協委員楊柳:

30分鐘再現重要歷史時刻。

雖然只有短短的30分鐘,但《學村星火》基本上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集美這塊土地上發生的重大事情都體現出來了,包括大革命時期集美學村黨團機構的成立、抗戰期間集美學校內遷歷程、解放戰爭期間集美的地下黨革命活動、集美戰役中的感人事蹟等,拍攝得很成功。」

廈門**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王明瀚)

英勇少年,庄頭村的紅色傳奇

文章 這是乙個真實的故事,乙個扣人心弦的傳奇,它發生在燕趙大地上,講述了崔志堯這位英勇少年的崢嶸歲月。他的一生,如同燃燒的篝火,散發著堅定的光芒。1996年的冬天,寒冷無情地籠罩著河北省行唐縣庄頭村。一場火災席捲而來,付三妮老奶奶,年逾八旬,卻在大火中奮力求生,最終卻不幸身亡。家人悲痛欲絕,村裡人紛...

紅色村莊唱村歌,村莊建設添活力

二嫂子,村上教唱村歌哩,咱一塊去瞧瞧!沒想到咱村也有村歌啦,那天聽廣播,唱得真帶勁。我還想著要能教咱唱唱就好啦!7月19日,正值三伏天,天氣熱得人恨不得窩在空調屋裡不出去。可是,上午9點多鐘,在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呂溝村,卻不時可見村民們三三兩兩相跟著往村委會趕去。原來,前些日子鎮派包村幹部董國紅給村...

走進星火公義紅色基地

季秋的天好藍,水好清,花好香,果好甜!清晨,迎著初公升的朝陽,驅車出古城彭山北門,沿風光旖麗的眉山岷江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觀光大道,路經抗日戰爭時期令日寇聞風喪膽的觀音飛機場,來到千年古堰都江堰西岸的星火公義紅色基地。步入鑲嵌在林竹蔥鬱中寬闊的誓言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燦爛陽光下鮮豔的黨旗,目視金黃的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