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笔记48 丁元英的“工作作风”,你学到了多少?

2023-11-02 09:38:47 字數 5290 閱讀 2143

上辑聊到“**英对冯世杰唯一一次的‘严厉警示’”,尤其那句“别把别人不当人,别把自己太当人”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其实所谓“智者”只是相较常人更能“见微知著与防患于未然”罢了,这实在提示我们——“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总之可总结为一个成语:大道至简。

在借完冯世杰的“可累死我了”之“题”发挥之后,**英开始了他的“实操演示”——

吴志明的媳妇坐在院子当中的小树墩上用砂纸打磨上过腻子的音箱外壳,这是个非常细致的活儿,对质量的要求很高。她非常耐心地一点一点用砂纸打磨着,不时还用手感觉一下光滑度。她的双手已经被这样的劳动风蚀得粗糙不堪,手指上的冻疮裂着血口子,手上、脸上和头发上蒙了一层干腻子粉尘。

这段恰好映衬了“**英对冯世杰的警示的必要性”为何吴志明媳妇能如此认真、细致、不惜苦、痛的拼命干?因为“她知道-这是给自己干的”。由于**英构建的“环环相扣的自循环生态”,所以如果他们的产品质量不过关,那么“下游”就会不接货;下游不接货则所有亏损都得他们自己承担。要知道“他们本就接的是上游的货”,换言之,不仅他们付出的劳动白费,还须连带承担收购上游及上上游的所有成本,所以怎能不“精益求精”?

这实则正是“为何包产到户成了、大锅饭砸了”的根本原因:一个是“给自己干”,一个是“给公家干”;一个是“赔了是自己担”,一个是“旱涝保收且赔了公家担”;一个是“靠产品生存”,一个是“靠关系生存”,最终结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

说话间,吴志明听见声音已经从喷漆房里出来了,摘下套袖和口罩走过来笑着说:“听见你们说话我就赶紧出来,欧阳也来啦,这大冷的天你们跑啥呀,文件让他们带来就行了。”

欧阳雪说:“你这儿用的怎么全都是女工啊?”

吴志明憨厚地笑着,搓着双手不好意思地说:“打磨这活儿适合女的干,她们也能给家里多挣点钱。女的便宜,干活细,又比男的好管,就是速度慢一些。”

欧阳雪又问:“她们天天都来你家上班吗?”

吴志明答道:“这几个天天来,还有几个是把板子带回家去打磨,那样她们就能自己掌握时间了,反正我这里是计件算工钱的,干的活儿多就多挣钱,干的少就少挣。”

欧阳雪说:“嫂子这么冷的天干这活儿,你也不给嫂子戴双手套?”

吴志明的媳妇笑呵呵地说:“会上不是说要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嘛,戴手套根本干不了这细发活儿,人家喷漆的不收,俺这活儿就白干了。”

吴志明笑笑说:“俺家也实行计件工资,她只要不耽误做饭看孩子,挣的钱都是她的私房钱。质量要求都一样,老婆不合格也不中。”

——这实则正是解析“市场经济”的关键部分:为什么“全都是女工”?因为一方面“打磨这活儿适合女的干”,另一方面“女的便宜,干活细,又比男的好管”,一切皆为了“效率与成本”,且都是“结果导向”(把事干好),如此则可最大限度的去除“杂念”,聚焦结果。当大家目标一致、标准一致,加之“公平的按劳分配”(老板的老婆不合格也不中),则所有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最大限度的激发,效率自然大幅提升。

**英一下车,随便碰上什么人都会和他打招呼,他俨然已经成了王庙村的一员。欧阳雪看着他给刘大爷送文件,忽然心生感慨。她知道他在古城一直过着足不出户的日子,现在他三天两头呆在王庙村,有时候还住在村里,这使她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她很难用理性把这种不同的两面在同一个人身上联系起来。

——此即“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现实展现,但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目标清晰、规划充分且知行合一”。“静”实则是“身体之静而精神在动”,“动”其实是“身体在动而精神在静”,如此阴阳平衡,则必能“顺道而成”。

**英像唠家常似的跟老人聊了几句,临走时说:“大爷,接线柱套丝别忘了把镀金的量算进去,如果现在正好,镀上金就拧不动了。”

刘大爷说:“干一辈子了,咱知道这个。晓明也嘱咐过几次,你就放心吧。”

——*英甚至关注到了如此“专业细节”,可见他对此事的各方面的思虑与规划有多么充分与细致。所以之于“善战者”而言,结果是在“谋划阶段”决定的,上了战场只不过是在考验执行罢了。

一个背对着他们正在操作立铣机的人听到说话回过头,原来是叶晓明,他也是落了一身粉灰,穿着一身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农村大棉袄,如果不摘掉口罩从正面看根本认不出来。他放下手里的活儿向**英指了指大门,意思是:到门外说话。

院子大门外隔了一道院墙屏蔽,噪音就小了一些。叶晓明走到大门外摘掉口罩对欧阳雪笑着说:“哎哟,是董事长大人驾到,失敬!失敬!真换车了?雷厉风行啊。”

欧阳雪也笑了,说:“你看,刚想对你肃然起敬,你这话里就带刺儿了。”

叶晓明说:“别别,董事长可千万别表扬,这批料是出口音箱的料,我是对他们不放心才亲自下手的,我是担不起这耽误出口的责任。”

——从这一段可看出“叶晓明不仅相对务实(相较刘冰),且能相对‘不居功、不邀功’(相较冯世杰)”,这反映出“他确实是按‘给自己干’来干的”。但问题在于“他极端了”-过分在乎自己的利益了,结果一旦自己利益受损即会马上“阵脚大乱”。因此:

当发现“刘冰过高的话费与油费”时,他马上借机(用车找不到人)反馈给了欧阳雪。

当面对“乐圣对格律诗的天价索赔”时,他会立刻想到“退股止损”

如此就注定了他最终无法“上岸”,只能在井底与井口之间不断“横盘**”

欧阳雪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对音箱,惊讶地说:“没想到做得这么好,我简直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比小丹的那对音箱漂亮多了,像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一样。”

冯世杰笑道:“外行了吧?这种效果只能手工做出来,因为倒膜漆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水平面,固化风干了以后才能处理另一面,固化漆面和液态漆面的所有衔接处都在棱角上,非常难处理,机械化流水线绝对做不到。”

叶晓明说:“小丹的音箱是喷漆,这是一遍遍刷的钢琴漆,一遍遍抛光抛出来的,没有可比性,那时候是啥设备?现在是啥设备?整个工艺都不一样。”

*英仔仔细细看了音箱的每一处,说:“棱角、接口做得可以,颜色和漆面的饱满度也不错,就是抛光还不够理想,不均匀。”

冯世杰说:“抛光机太大,转速又高,单靠人抱着音箱抛光很危险,稍不小心人就卷进去了,受力的稳定性也不好。这事我跟刘大爷和志明都说了,设计一个带轨道的托架,花不了几个钱,又安全又稳定。”

叶晓明说:“这次就做了两对试验性音箱,只要有了抛光托架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出口的音箱下了15对的料,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这个丁哥可以放心。”

——主要关注**英的那句-“棱角、接口做得可以,颜色和漆面的饱满度也不错,就是抛光还不够理想,不均匀。”这段主要能反映出“三点线索”:**英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英的确“懂行”

*英听出了“冯、叶的话外音-有点翘尾巴”,所以故意借机敲打一下,提示他们差距还是不小。

而叶晓明的“这次就做了两对试验性音箱,只要有了抛光托架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出口的音箱下了15对的料,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其实反映出“他对于成本的高度重视”,因为作为“三人组中的大股东”,他的承担比例最高,必然“精打细算”。

世界上最大的错误即是“极端”即便是“爱”,极端了也与“害”无异。

叶晓明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递给**英,说:“丁哥,本来我们说晚上去找你,也没啥大事,就是工作上的事跟你汇报一下,有些不明白的事想问问。音箱申请专利的资料都准备好了,公司章程我们几个都看了,没啥意见,都签了字。音箱和机柜的两个商标我画了几张设计草图,你定个图案、标牌档次和数量,我就让标牌厂做了。还有个事就是得把你的那套音响拉过来,用顶级器材和不同的推法都推推,做个全面比较。”

*英看了公司章程的股东签名、申请专利的资料和商标设计草图,说:“音箱必须做全面比较,器材你们随时可以去搬。音箱专利的申请项目还不够,必须要把5吋单元和6吋单元极限小的面板设计和**组合的面板设计全部申请专利,不能给仿造者留下任何一点机会。音箱的商标设计不能只用格律诗三个字的头一个字母,咱们不是有影响的大公司,人家看了不知道什么意思。格律诗三个字的英文字母并不长,手写一个就可以当商标。”

——此段有两点值得重点关注:

对于要将丁的“那套价值数十万的音响拉到王庙村来做实验”,丁连眉头都没眨一下。要知道这套音响不仅“天价”且还是他的心爱之物,如此毫不吝惜,反映出他的结果导向、成事思维与“不着相”

为何丁极为重视“全部申请专利”?因为这不仅是“不给仿造者留下任何一点机会”,更是断了乐圣这类行业巨头的“大量仿造逆冲击之路”。如此则当格律诗对乐圣产生重大冲击之时,乐圣只能走“对薄公堂”一条路,而无法通过诸如“凭借自身品牌、生产线优势而大量仿造洗盘”等手段应对,如此则最大限度保证一切按计划进行,避免“意外”发生。

好了,这期就到这吧。下期主题:

三人组内部的“微妙博弈”。

欢迎持续关注,期待交流共进。

《天道》笔记37 丁元英为何会让韩楚风准备10万“敲门费”?

上辑聊到 英是如何将 变成提款机的 或许由于转入 论道 主题,这一部分的所有对话似乎都开始充满 禅意 起来,有些 意味深长 不易理解但核心永远在 内 不在 外 该 懂 之时即便只是见人 拈花 也能 开悟 时候未到即便 他人掰碎嚼烂送到嘴里 依然无用。与芮小丹分别之后,英正式踏上了 五台山问道 之旅,...

《天道》笔记44 丁元英之《悟》与智玄大师的真“悟”

上辑聊到 韩楚风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层看法以及 英对于现实佛教问题的思考 正所谓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韩楚风之所以能与 英成为知己之交,不仅因为二人段位相似,更因为在底层观点方面基本一致,只不过 英 犀利与直白 而韩楚风则更为 圆融 罢了。作为 凡人中的人杰 二人都能一针见血的看到问题及其深层根源,但一...

《天道》笔记47 丁元英对冯世杰“最为严肃与严厉的一次警告”

上辑讲到 芮小丹的 买车 以及欧阳雪反馈 她所听到反馈的刘冰的问题 其间突发奇想的延伸了一下 白嫖 话题,但结果挺有意思 该篇推荐量及阅读率竟创了近期新高,但互动率却创了 新低 但细想并不意外,因为 头条本就是 白嫖平台的鼻祖 甚至它不仅让你白嫖,还 倒贴钱 鼓励你白嫖。但其实在这些 白嫖 的表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