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面板,三伏貼變「創傷貼」,醫生提醒

2023-07-20 21:11:29 字數 1318 閱讀 4603

[新聞頁-台海網]當前,一年中最熱、最悶的「三伏天」正在發威。都說冬病夏治,不少市民選擇在這一時段裡接受三伏貼**。近期,一些市民在貼藥後竟發現被燙傷了。專家提醒,三伏貼並非人人可貼,敷貼時要注意時間,避免被燙傷。

貼三伏貼卻被燙傷。

一周前,市民楊女士在晉江某醫療機構接受了三伏貼**。在敷完藥後,因忙於工作,她直到當天晚上9點才返回家中把藥貼揭掉,此時距離敷貼已經過去近12小時。楊女士說:「敷藥的穴位一直有明顯的灼熱感,這樣的感覺持續了一整天,我一直以為是敷藥後的正常反應,所以也就沒有太在意。沒想到過了一天,背上、腿上,9個敷藥的穴位**全部都起了水泡,而且又痛又癢,想抓又不敢抓。」為了防止傷口進一步感染,楊女士趕忙到醫院**。經檢查,楊女士為淺二度燙傷,在醫生的指導下已進行了相關的處理。

對此,泉州市第一醫院燒傷科主治醫師方祥建說:「因為三伏貼灼傷來**的,每年都有。貼三伏貼後,部分人**可能出現紅腫、發癢、起水泡等症狀。除了三伏貼外,艾灸、拔罐等理療養生專案稍不注意也會引起燒燙傷。此前,有一位女大學生在養生館做完理療後,發現後頸處被嚴重燙傷,經檢查為三度燒傷。」方醫生表示,**長時間接觸熱源溫度超過45℃就容易引起燒傷。如發生灼傷的情況,在早期時可進行冷水濕敷處理。還要避免水泡破損,防止感染,不要壓迫和抓撓,洗澡時不要摩擦,也不要用刺激性的沐浴露擦洗,用清水洗就可以了。如果水泡破了,可用碘伏消毒,無菌紗布包紮,防止創面暴露引起感染。

三伏貼並非人人可貼。

三伏貼是否人人都適合貼呢?對此,該院中醫針灸推拿科主治醫師王巧靈介紹,有嚴重心肺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的患者;對敷貼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瘢痕體質者,嚴重的**病或敷貼區域性有**創傷、潰瘍、感染者;孕產婦及3歲以下嬰幼兒;肺結核活動期患者或感染性疾病患者;先天性心臟病、老年人戴有心臟起搏器者不適於敷貼。

王巧靈提醒,三伏天貼敷**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利用全年中陽氣旺盛的三伏天,人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對一些在冬季容易產生、**或加重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宿疾),在夏季進行扶正培本的**,以鼓舞人體正氣,增加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三伏貼可以調節人體的肺臟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從而達到促進血液迴圈、祛除寒邪、提高衛外功能的效果。

三伏貼並不是貼得越久效果越好,一般**敷貼3—4個小時,兒童1—2個小時。敷貼時必須以患者的耐受為度,如果感到區域性灼熱痛癢難忍,可以隨時揭去膏藥。有些患者為了讓藥物更好地滲入肌理,人為延長敷貼時間,是非常不科學的,很有可能造成**灼傷。三伏貼屬傳統中醫之藥物發泡灸,貼敷後區域性**潮紅、輕微紅腫、小水泡、燒灼感、輕度色素沉著等情況,均為藥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特殊處理,但應該注意保持區域性乾燥。如出現公尺粒樣水皰,無需處理,可自行結痂;如果紅腫明顯或有大水皰,不要搓、抓區域性,以免發生感染,建議及時到醫院處理。(蘇凱芳)

*:泉州通客戶端。

夏季養生三伏如何養生

伏天裡大家談論最多話題就是食慾不振,精神不佳,天氣悶熱,防暑去溼健脾等等,而防暑祛濕健脾成了熱門話題。濕氣對人體的危害,上表中的危害只會造成身體的輕微或者中度的不適,但如果不及時去溼,將會帶來一系列更嚴重的後果,濕氣會侵犯脾胃,然後停留在腎,繼而濕氣會侵犯心肺,同時,濕氣下侵肝,膽,膀胱,五臟六腑,...

三伏 夏季高溫的“三度煉獄”

夏季是炎熱的季節,而在中國傳統節氣中,有乙個與夏天高溫不可分割的時段,那就是 三伏 所謂 三伏 指的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分為初伏 中伏和末伏,是夏季高溫的 三度煉獄 三伏的來龍去脈三伏是中國傳統農曆中的節氣之一,一般分布在夏季的六月 七月和八月。初伏在夏至後第乙個庚日 農曆六月初十 開始,中伏在夏至...

三伏天吃什麼最好

三伏天是夏季的最後乙個節氣,氣溫較高,人們在飲食上需要注意清熱降火,保持身體健康。以下是一些適合三伏天食用的食物 1.清涼蔬果 西瓜 冬瓜 黃瓜 苦瓜等蔬果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富含水分和維生素,能夠解渴又消暑,同時還能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2.涼拌菜 涼拌黃瓜 涼拌豆腐 涼拌海帶等涼拌菜品是三伏天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