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風險視角的財政體現著對財政的另一種認知

2023-10-19 18:06:43 字數 3012 閱讀 9528

在微觀領域,尤其在金融學裡面,風險概念,支撐了保險學和保險市場的發展。風險這個概念其實就是一種虛擬思維的起步,過去在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實體佔主導,但現在已經進入乙個虛擬社會的時代。虛擬經濟、數字社會來臨後,不僅是經濟,整個社會快速進入虛擬化,虛擬化程度越來越高,跟我們建立在實體理性之上的認知實際上愈發背離。因此,從實體理性去觀察越來越虛擬化的社會,其中很多問題越來越難以理解。

公共風險視角的財政體現著思維的改變和對財政的另一種認知

我們基於風險邏輯對財政學開展研究,**其概念、內涵、外延、內在機理,進一步對照現實經濟執行、財政體制、財政政策,試圖找尋一些新解釋,提出一些新的觀點和改革措施,這是風險社會對理論研究、對財政學的新要求和新呼喚。

從公共風險的視角看,財政是一種社會機制,它動員、集中和使用社會資源,調節各種利益關係,化解社會共同體面臨的公共風險,構建社會共同體發展的確定性。公共風險視角的財政體現著思維的改變和對財政的另一種認知。

一是整體觀。財政看問題要有全域性視野,不只是財政的收收支支,不能侷限於做乙個「賬房先生」,否則就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為國家治理基礎的木桶「底板」作用。因為財政是經濟社會風險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要跳出財政看財政,不能有自己一畝三分地的觀念。防範化解公共風險的過程中要有全域性意識、巨集觀視野和演化觀念。

二是確定性是構建的,不是發現的。財政要改革,制度要創新,都要基於公共風險導向,有什麼樣的公共風險,就要怎麼去進行改革,以此對沖公共風險,構建新的確定性。規律是基於條件的,不知條件談規律,等於沒說。這就是說,各種規律帶來的確定性也都是構建的,自然規律也不例外,何況人類社會的執行與發展。具體到財政預算編制、績效評價、稅收制度、收費制度等內容都是分散的碎片,缺乏統一的理論將其係統梳理歸納,在實際工作中很容易出現偏差,而這些問題都應當以公共風險為導向去考慮,統一到社會共同體公共風險的防範化解當中去。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就應通過財政收支的功能化運用去對沖風險,給整個社會註入更大的確定性,這樣才能讓社會共同的公共風險最小化。

三是以風險對沖風險。財政政策制定的目的是對沖風險,實際上是以財政風險作為一種工具去對沖公共風險,比如對沖疫情的風險、外部的風險。所以風險社會中政策的制定、調整,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權衡風險。權衡風險的起點在財政風險與公共風險,若財政不可持續,在防範化解公共風險過程中就會產生「火上澆油」效應,導致公共風險蔓延擴散;若對財政風險的工具性功能認知不足,目標與手段顛倒,追求財政風險最小化,則會導致公共風險最大化。以財政風險為手段,以對沖公共風險為目標,這是不能顛倒的。赤字財政的實踐實際上就蘊含了這種思維,從而打破了侷限於財政自身的「平衡財政觀」。赤字財政成為財政常態,反映出公共風險的演化在加速,而製度變遷跟不上。對風險進行排序,將首要風險擺在最重要的位置,最終在整個社會形成動態的「風險地圖」,並根據風險地圖去調整財政政策。

四是風險是分類、分層的,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從財政視角來觀察,最典型的是公共風險、財政風險與債務風險,這既是三類風險,也是三個不同層次的風險,也是性質不同的風險,其對應的風險主體是不同的。公共風險是以整個社會共同體為主體的風險,屬於整體性的風險,或說巨集觀風險;財政風險是以**為主體的風險,**作為公共主體承擔公共責任,所以對公共風險負有兜底的責任;債務風險也是以**為主體的風險,但此處**作為民事主體出現,同樣受民法的約束,比如**作為債務人這一特殊法人出現時,必須履行償債的責任和義務。但上述三類風險不是固化的,可相互轉化,其複雜性由此而生,其轉化的具體條件因時因地而異,很難有長期規律可循。因此,在財政政策制定過程中,需要辯證認識財政風險、債務風險和公共風險,需要辨證施治。

在風險邏輯之下,財政的基本職能超出了經濟職能,其實質目標落在了防範化解風險之上

在研究風險財政學的過程中,我們試圖總結出一些基本的原理:風險迴圈原理闡釋風險相互轉換、動態演化、迴圈往復的過程,揭示了財政主動介入風險迴圈的重要意義。乙個風險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場景下,它的形態是不斷變化的,比如經常說金融風險、財政風險、環境風險等等,這些風險是迴圈的。所謂財政風險金融化、金融風險財政化,就是風險在不斷地迴圈轉化。風險分配原理闡釋相關主體在不同風險處境中的風險契約關係。風險分配既可通過標準化契約來實現,也可通過非標準化的契約來實現,如道德倫理、君子協議等,現實生活中的這類契約只具有道義約束,不具有法律約束。財政是風險分配的中樞,是通過公共契約來實現的,大眾認可,並體現為法律意志。公共風險最小化原理闡釋如何在財政風險約束條件下實現公共風險最小化,實現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風險緩衝原理闡釋當製度變遷滯後於風險變化時,如何通過相應的機制緩衝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風險緩衝機制是共同體的韌性所在,而財政是風險緩衝的核心機制,如通過調整利益補償、風險成本、心理預期等方式來緩衝各領域風險的集聚和擴散。風險導向原理闡釋如何基於對未來風險的認識,提前採取措施防範化解風險,以構建未來發展的確定性。風險權衡原理闡釋如何預判和權衡各種風險,以便做出更優決策。**權衡風險要奔著公共風險而去,並以此為基準處理財政與貨幣等政策的關係。

可以看出,在風險邏輯之下,財政的基本職能超出了經濟職能,底層邏輯發生變化,對財政的認知也隨之發生變化,不再僅僅是收錢、花錢這樣的實體觀念,它的實質目標落在了防範和化解風險之上。具體到如何防範風險、化解風險進而避免危機,看似是乙個抽象的問題,但在現實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

風險是不可證偽的,我們很難應用傳統的科學思維或者方法加以討論和驗證,因此,對於我們固有的認識,需要進行轉換,需要有新的認知和理論。在不確定的時代,在風險社會中,有非常多的概念和事物需要重新定義,比如貨幣、銀行、財政、財政收入、財政支出等。財政收入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就財政收入而言,從資產負債表去理解,有淨值增加才能定義為收入;從我國的土地收入看,僅僅是資產形態發生轉變,並非是收入。從風險邏輯去理解我們的財政工作,能夠得出新的認識和思路。例如,編制預算這項工作,預算針對未來,未來是風險,因此,預算要跟著風險走。財政體制是划分事權、收入和支出責任的,劃分的背後實際上是風險的分配。制定財政政策背後的邏輯,實際上是在對風險進行權衡,由於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財政政策的制定、調整和變化都是在權衡公共風險和財政風險。

作者:劉尚希,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如何正確掌握和運用公共財政概論的方法

要正確掌握和運用公共財政概論的方法,您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學習基礎知識 在學習公共財政概念之前,首先要掌握基礎知識。了解公共財政的定義 目標 原則和主要,包括稅收 預算 預算等。可以通過教科書 課程和學術資源來獲取這些知識。閱讀相關文獻 閱讀經濟學 財政學和公共財政領域的經典文獻和研究,深入了解理論和...

縣級財政運轉困難,多地縣財政的中心任務是保工資

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縣級財政面臨著運轉困難的挑戰,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工資的支付。在經濟轉型和發展的過程中,縣級財政的壓力愈發顯著,特別是一些經濟相對落後的縣市。工資作為職工們最直接的經濟待遇,關係著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保證工資的支付成為縣級財政的中心任務之一。縣級財政的運轉困難主要...

李昌平 財政危機,把基本公共服務變成「財政創收」的手段

近年來,中國的基層財政狀況持續惡化,造成了一系列問題。其中,基本公共服務的變異和異化問題尤為突出。本文將重點 將基本公共服務變成 財政創收 的手段,並分析其對教育和醫療等領域的影響。在原本公共服務應該被平等分配的背景下,基層財政危機的壓力導致了一系列的異化現象。為了減少財政支出,不得不將教育和醫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