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演示隐身术

2023-10-30 10:15:23 字數 1073 閱讀 3956

中科院院士褚君浩:科技实现“隐身术”将改变生活。

在昨晚举行的“bilibili超级科学晚”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向大家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隐身术”原理,并展示了科技如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感知。

褚君浩院士表示,“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自然动物界中,存在很多‘隐身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手段。”

他解释说,这种“隐身术”其实是一种低可探测技术,通过研究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改变己方目标的可探测性信息特征。褚君浩现场演示了如何借助一种名为“柱镜光栅”的特殊材料实现“隐身”。这种材料由一排排微小圆柱状凸透镜排列组成,当光线经过这些凸透镜时,会被有规律地折射,从而使得背后的物体看起来像是被压缩成了一个细条,当透镜数量足够多时,就会把物体分解成无数个相同的细条,让人仿佛看不见了。

此外,褚君浩还介绍了另一种利用折射率实现“隐身”的方法。他表示,高硼硅玻璃和甘油的折射率相近,当使用高硼硅玻璃材质的物体在甘油里运动时也可以实现“隐身”。这其实就是实现“隐身衣”的原理之一,当你穿上一件衣服,它的面料和空气折射率一致时,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自如“隐身”了。

褚君浩进一步指出,当前对于“隐身”的最前沿探索,不仅能躲避肉眼监测,还能躲避红外监测。他表示,随着现代探测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人们对于“隐身”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真正的“完美隐身”要求能躲避肉眼、红外光等任意电磁波的监测。而“超材料”的问世对实现任意电磁波的完美隐身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设计、重组材料的细微结构,可以改变光、电磁波的常规性质,从而实现“隐身”。

褚君浩表示:“未来,随着‘隐身’技术和‘超材料’的逐渐成熟,科幻作品里的‘隐身’畅想将逐渐走向现实。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隐身’装备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私密性更好的**房间、**助听器等。”他的这番言论预示着科技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令人惊奇的改变。

作为一位长期致力于光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院士,褚君浩的这次分享无疑激发了公众对科技前沿的好奇心。他的演讲不仅展示了科学的魅力,也提醒我们科技的力量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许在我们不远的将来,科技真的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私密、更加安全。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未来。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3)

接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 方维海院士 年当选 方维海,年月日出生于安徽定远,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方维海于年从阜阳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 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之后在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年至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波恩大学理论化学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1)

据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人,这里我将分期进行介绍。今天是第一期,介绍名院士 以姓氏拼音为序 安立佳院士 年当选 安立佳,年月出生于吉林前郭,无党派,高分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安立佳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基础理论研究。他提出了 高分...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5)

接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 李灿院士 年当选 李灿,年月出生于甘肃省金昌市,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筹 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年李灿从河西学院毕业后留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