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普 監護人未同意子女結婚,後果會怎樣?

2023-07-28 13:10:20 字數 2547 閱讀 1868

結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也是一項法律行為。在我國,結婚必須符合法定年齡、男女雙方自願、無禁止結婚的情形等條件,才能有效地登記結婚。

但是,如果一方或雙方未滿18周歲,還需要得到監護人的同意,否則結婚登記無效。

那麼,如果監護人未同意子女結婚,子女卻私自登記結婚了,會有什麼後果呢?

小紅和小明是高中同學,相戀了兩年,小紅今年17歲,小明今年18歲。

兩人打算畢業後結婚,但是小紅的父母堅決反對,認為小紅還太年輕,應該先完成學業和事業。

小明的父母雖然也不贊成他們早早結婚,但是覺得不能阻止他們的感情,只要他們幸福就好。

一天,小紅和小明趁著放學後,偷偷去了民政局登記結婚。

他們用了小明的身份證和一張假的出生證明,騙過了工作人員,順利地領取了結婚證。

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合法的夫妻了,就開始同居生活。

不久後,小紅的父母發現了他們的秘密,氣得要命,他們立即去了民政局,要求撤銷他們的結婚登記。

民政局經過調查核實,發現小紅確實未滿18周歲,並且沒有監護人的同意。

於是,民政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宣布小紅和小明的結婚登記無效,並收回了他們的結婚證。

小紅和小明不服這個決定,認為他們已經成年,並且真心相愛。

他們提起了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令民政局恢復他們的結婚登記。

小紅和小明認為自己已經成年,可以自主決定是否結婚。

他們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七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為成年人。”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五條規定:“男女雙方完全自願是締結婚姻關係的基本原則。”

因此,他們認為只要雙方都滿18周歲,並且完全自願就可以結婚。

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八條規定:“未滿十八周歲但已經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為限制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取得法定**人的同意或者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未滿十八周歲的男子或者未滿十六周歲的女子,不得結婚。但是,經縣級以上人民**民政部門批准,有特殊情況的除外。”

因此,結婚是一種重大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屬於純獲利益或者與年齡、智力相適應的行為,需要取得監護人的同意或者追認,或者經過民政部門的批准。否則,結婚登記無效。

在本案中,小紅雖然已經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但是未滿18周歲,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她沒有取得監護人的同意或者追認,也沒有經過民政部門的批准,就私自登記結婚。因此,她的結婚登記無效。

小紅和小明認為自己完全自願地登記結婚,並沒有受到任何強迫或欺騙。他們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五條規定:“男女雙方完全自願是締結婚姻關係的基本原則。”

因此,他們認為只要雙方都完全自願就可以結婚。

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七條規定:“男女雙方申請結婚時,應當親自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民政部門登記。登記時應當提交男女雙方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明以及證明男女雙方符合本法規定結婚條件的證件。”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登記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申請結婚登記時,男女雙方應當向登記機關提交以下證件:(一)本人的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二)本人的結婚登記申請書;(三)本人的未婚狀況證明;(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證件。”

因此,結婚登記是一種嚴肅的法律程式,需要提交真實有效的證件,以證明雙方符合結婚條件。否則,結婚登記無效。

在本案中,小紅和小明雖然自稱完全自願地登記結婚,但是他們使用了假的出生證明,欺騙了工作人員,違反了結婚登記的法律規定。因此,他們的結婚登記無效。

結婚是一件嚴肅而美好的事情,需要男女雙方慎重而真誠地對待。結婚不僅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也是一種法律的約束。結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式,才能有效地建立夫妻關係。

否則,不僅會導致結婚登記無效,而且可能會承擔法律責任。希望廣大的未成年人和戀愛中的人,能夠理性地看待結婚問題,不要輕信假結婚或者私自登記結婚,以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傷害。

法律科普 兒童在無人監護下受傷,監護人需承擔民事責任嗎?

前言 兒童是社會的未來,也是家庭的希望。然而,兒童由於年齡 智力 經驗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不能正確地判斷和處理自己面臨的危險和困難,因此需要成年人的監護和保護。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監護人對兒童的監護不夠盡責,導致兒童在無人監護下受到傷害,甚至造成嚴重後果。那麼,這種情況下,監護人需不需要承擔民事責...

法律科普 產權糾紛,如何有效解決?

前言 產權是指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對物質財富享有的占有 使用 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產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保護產權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產權糾紛時有發生,如何正確處理和有效解決產權糾紛,是每乙個產權人都應該關注和了解的問題。案件摘要 小產權房屋買賣...

法律科普 未支付房租的法律後果有哪些?都是什麼?

前言 租房是許多人生活和工作的必要選擇,但是在租房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糾紛和問題,比如拖欠或者不支付房租。這種情況對於出租人和承租人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和困擾,那麼未支付房租的法律後果有哪些呢?案例分析 張先生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白領,他在2020年10月與李女士簽訂了乙份為期一年的房屋租賃合同,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