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句《道德经》我无为 而民自化

2023-11-30 11:10:50 字數 1159 閱讀 5008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我无为,而民自化。”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前面讲到,政令频出会造成上下博弈,导致越来越难以治理。所以,有道的统治者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这句话对应前面的“人多利器,国家滋昏。”采用各种凌厉的手段治理百姓,希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让国家变得更加混乱。所以,《道德经》给出的方案是“我无为,而民自化,”

要想明白这句话,让我们先看看化是什么意思。化字的古字形由一个头朝上的人和一个头朝下的人组成,本义是变化。《道德经》认为,世界万物由道产生,道存在于天地产生之前,最初是混沌一团,然后逐渐分化出最初的事物,然后再慢慢产生出结构复杂的万物。这个过程就是化。这个过程中,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就可以生存,不能适应就会灭亡。所以自然界的进化是每个个体互相博弈的结果。

目前,全球已知的动物种类数量达到了120万到200万种,而地球是已知的宇宙中唯一孕育出生命的星球,就是因为地球的环境适宜生命的生存。因为自然系统的成功,《道德经》倡导人类社会应该效法自然。让老百姓自行做出选择,自行发展,而统治者的工作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无为,而民自化,”无为,并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在万物的层面做事,不去干涉每一个个体的选择。因为这种干涉虽然立竿见影,长期来看却得不偿失。例如我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经开展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洪湖、鄱阳湖、洞庭湖、滇池等湖泊都被围垦造田,短期看确实增加了稻米的产量,但是围湖造田导致湖面面积缩小,例如湖北省的洪湖,湖水面积从83万亩,减少到53万亩。这就严重减弱了湖区的蓄水抗灾功能,以致汛期涝灾频繁、总体的种植效益反而下降了。

借鉴自然的教训,人类社会的治理也是如此,不如只给一个原则,不去干预具体操作。老百姓有能力自行化育,从无到有,进化出复杂的生态。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我无为,而民自化。”

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每天一句《道德经》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

每天一句《道德经》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每天一句《道德经》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每天一句《道德经》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 天道无亲,常 恒 与善人。出自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前面讲到,懂得规律,善于做事的人,主动为别人提供帮助,不求回报。然而根据规律,回报早晚会到来。这种方法可以彻底消除历史上的巨大仇怨。天道无亲,亲字的意思为感情深厚,关系密切。道衣养万物,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

每天一句《道德经》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出自 道德经 第八十章。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直译就是,让国家拥有什伯之器,但却用不上。什伯中的伯字在这里通佰,什佰在古代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十倍百倍。孟子 曰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 音喜 五倍的意思 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就是说货物的品种质量不一致,...

每天一句《道德经》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 恒 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出自 道德经 第七十四章。这一章讲的是 道德经 对刑法的意见。共有两句,今天这一句讲的是设立刑法的前提以及目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老百姓不怕死,那么以死刑来威胁有什么用呢?正常人都是怕死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