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普 網路購物時,買家必須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

2023-07-28 13:10:20 字數 3446 閱讀 2730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網路購物已經成為了許多消費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享受網路購物帶來的便利和優惠的同時,消費者也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糾紛,例如商品質量不符、售後服務不到位、退換貨困難等。

那麼,在網路購物中,消費者是否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呢?這個權利又是如何規定和保障的呢?

2023年11月11日,“雙十一”當天,李先生在某電商平台上購買了一台電視機,並支付了4999元。

11月13日,李先生收到了貨物,並簽收了快遞單。然而,在拆開包裝後,李先生發現電視機螢幕有明顯劃痕,並且開機後顯示異常。

李先生立即聯絡了賣家,要求退貨退款。賣家表示同意退貨退款,但要求李先生承擔來回運費,並提供劃痕是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證據。李先生認為自己收到的就是瑕疵品,並沒有使用過電視機,應該享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不應該承擔任何費用和責任。

雙方因此發生了爭執。

本案中涉及到兩個主要的爭議點:

第一,李先生是否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

第二,如果有,退貨的運費和責任由誰承擔。下面我們分別進行分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以下簡稱《消法》)規定: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做的;(二)鮮活易腐的;(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位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

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從這一條款可以看出,消法賦予了網路購物消費者七日無理由退貨的權利,目的是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彌補網路購物中資訊不對稱和實物不對照的缺陷。

這一權利是一種特別救濟措施,不需要消費者說明理由,也不需要證明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或者與合同約定不符。但是,這一權利並非無限制無條件的,而是有以下三個前提條件:

第一,所購買的商品不屬於法律規定的四類除外商品或者其他經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

第二,所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即能夠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齊全;

第三,所申請退貨的時間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

回到本案中,李先生購買的電視機顯然不屬於法律規定的四類除外商品或者其他經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也沒有超過七日的退貨期限。

那麼,李先生是否滿足第二個條件呢?也就是說,李先生退回的電視機是否完好呢?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消法》對於“完好”的定義並非是“未拆封未使用”,而是“能夠保持原有品質、功能”。

對於電子電器類商品,一般情況下,此類商品的“完好”並非是“商品包裝完好”。

對於電視機這類商品,消費者拆封、開機,才能確認商品的品質和功能,且拆封、開機不會導致商品品質發生改變。

因此,《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規定,“消費者基於查驗需要而開啟商品包裝,或者為確認商品的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的除錯不影響商品的完好”。

也就是說,在商品完好的前提下,賣家不能以“已拆封”“已試用”為由拒絕消費者的無理由退貨請求。

本案中,李先生收到電視機後發現螢幕有劃痕,並且開機後顯示異常。這些情況表明電視機本身就存在品質問題,

並非李先生拆封或使用造成的。因此,李先生退回的電視機並不影響商品的完好,滿足無理由退貨的條件。

綜上所述,李先生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賣家應當予以接受。

根據《消法》的規定,消費者退貨的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這一規定是基於無理由退貨是一種特別救濟措施,不涉及商品質量問題或合同違約問題,因此消費者應當承擔一定的成本和風險。但是,這一規定並不排除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如果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或與合同約定不符,消費者可以依據《消法》的規定,要求經營者承擔退貨運費;

第二,如果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明示或暗示消費者可以免費退貨,或者在商品頁面上標註“包郵”、“包退”等字樣,消費者可以依據《合同法》的規定,要求經營者履行其承諾。

本案中,李先生收到的電視機存在質量問題,並且與合同約定不符。因此,李先生可以依據《消法》的規定,要求賣家承擔退貨運費

此外,如果賣家在銷售電視機時明示或暗示李先生可以免費退貨,或者在商品頁面上標註“包郵”、“包退”等字樣,李先生還可以依據《合同法》的規定,要求賣家履行其承諾。

綜上所述,本案中退貨的運費和責任應當由賣家承擔。

網路購物時,買家必須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嗎?

答案是:視情況而定。如果滿足法律規定的條件,消費者可以享有這一權利;如果不滿足,消費者則不能隨意退貨。

無論如何,消費者在網路購物時應當注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合理行使自己的權利,遵守自己的義務,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糾紛。

同時,經營者也應當誠信經營,規範操作,尊重消費者的選擇,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共同促進網路購物市場的健康發展。

法律科普 雙十一購物,遇到網路主播賣假貨怎麼辦?

雙十一是每年的購物狂歡節,很多消費者都會在這一天選擇網上購物,享受各種優惠和折扣。但是,網上購物也有風險,尤其是在直播帶貨的模式下,有些網路主播可能會利用消費者的信任和衝動,賣給他們假貨或者劣質商品,從而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那麼,如果我們遇到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小張是乙個喜歡化妝的女孩子,她...

2024銀行秋招科普 網申中如何彌補簡歷中的「劣勢」?

劣勢一 總體成績不高,不突出。對策 1.突出 相關的 高分的 課程。2.突出實習兼職 社團或學生會經歷。用實踐經驗來證明自己的綜合素質,以及與崗位的匹配性。例 教育背景。2013.9 2017.6 對外經濟 大學 國際商學院 管理學 本科。主修課程 初級財務會計 95 100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92...

法律科普 產權糾紛,如何有效解決?

前言 產權是指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對物質財富享有的占有 使用 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產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保護產權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產權糾紛時有發生,如何正確處理和有效解決產權糾紛,是每乙個產權人都應該關注和了解的問題。案件摘要 小產權房屋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