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週刊 智庫丨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2023-10-19 17:31:39 字數 1652 閱讀 5539

蔣昌巨集。

**總書記近日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力文化條件」,並明確提出「七個著力」。「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就是其中之一。推進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須致力於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

堅定文化自信,提高傳播內容的質量和多樣性。在資訊量超大、不同文化碰撞加劇的時代,堅定文化自信,尤應提高傳播內容的質量和多樣性。其一,重視國際傳播內容的選擇。應確保資訊真實準確、積極參與國際熱點話題**與傳播,注重提供更多具有思想性和價值觀引導作用的內容。比如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悠久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等,讓受眾得到更豐富、更多元的資訊。其二,加大海外受眾市場調研。應充分考慮目標受眾在地域、文化、價值觀、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加大海外受眾市場調研,了解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狀況。其三,鼓勵公眾參與傳播內容創作。在資訊時代,網上內容創作生產是向外界傳播觀點、價值觀以及文化傳統的重要途徑。公眾的參與尤其是民間自**的參與,能夠提高傳播內容的多樣性,豐富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表達,有助於消除誤解和偏見,促進國際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比如知名短**博主李子柒以「古法風格」發布原創美食**,向世界講述了真實質樸的中國故事。

秉持開放包容,拓展與海外新聞機構的合作空間。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外傳播的需求日益增長,應積極推進我國**與海外新聞機構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的國際傳播環境。其一,加強中外新聞機構溝通交流。通過舉辦交流會議、研討會、開展聯合採訪等形式,邀請海外新聞機構代表來華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新聞組織和機構的活動,與其加強合作,提公升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比如中國記協組織「二十大後看中國·走進內蒙古」中外記者聯合采風體驗活動,向世界展示了真實立體的中國風貌。其二,探索多元化合作形式。比如湖南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友好交往關係,持續開展大量中外文化交流專案,已連續多年承辦全球華僑華人春節聯歡晚會及「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競賽,組織數十批次外媒採訪活動,讓海外受眾通過他們的鏡頭和筆觸感受湖南發展、體驗中華文化。其三,加強國際傳播人才培養。積極培養國際傳播人才,大力提公升其專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時通過設立獎學金、交流專案,鼓勵海外優秀新聞從業人員來華學習工作。

堅持守正創新,利用新**技術拓展傳播途徑。當前,應強化新興**技術的靈活運用,有效提公升對外傳播的時效性和覆蓋面。一方面,加強數位技術賦能。比如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主流**機構正積極推動數字新技術在全球傳播領域的應用;央視網與華為、電信等知名企業合作,引入「5g+vr」和「5g+4k」等前沿技術,實現了4k訊號在海外的實時回傳直播;湖南加快建設馬欄山**文創產業園,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鏈基地和**融合新地標」,並通過引入ai修復和ai上色技術,完成了《雷鋒》《國歌》《秋收起義》等經典紅***的4k修復;杭州亞運會大量運用人工智慧、虛擬實境、裸眼3d、互動多**等技術,成為集高效組織、智慧型體驗和資訊傳播於一體的國際盛會,向全球觀眾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實踐,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另一方面,發揮海外社交平台的傳播優勢。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tik kok等海外社交平台具有廣泛的受眾基礎,應爭取使其成為我國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載體。多在海外社交平台常態化髮布正面、真實、有吸引力的內容,吸引更多國際使用者的關注和認同,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公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作者系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理論週刊丨如何讓基層治理變「智」理

為基層治理增 數 增 智 曹堂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數位技術正深刻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深刻影響著國家治理模式。今年2月,中共 印發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 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 是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要推進數位技術與經濟 ...

理論週刊丨金融監管如何面對人工智慧挑戰

金融監管如何應對人工智慧挑戰。呂承超 樊景菲。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工智慧提高了金融機構的效率和盈利能力,促進了金融創新和新業務模式的出現。然而,隨著技術不斷發展,人工智慧也給金融領域帶來了新的風險和挑戰,尤其是對金融監管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金融機構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監管如何應對...

理論週刊丨如何做好AI 文藝志願服務

人工智慧賦能文藝志願服務。徐莉 王克 文藝志願服務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完善志願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進入新時代,我國文藝志願服務工作逐步實現制度化 專業化 規範化發展,文藝志願服務的組織管理 內容形式 物件範圍 傳播策略 功能實效等也變得...